第134章鬼太后(1 / 2)

幽陵 十年慰风尘 1607 字 6天前

一般来说,地宫至少离地面有八米以上,特比是辽金古墓,都深埋于山川险地,发现极少。

而自己只挖了三米,居然就挖到了地宫的防腐层。

说明当年滦河决堤,附近的地质普遍下沉后,地下的地壳版又升起,把地宫从泥土中顶了出来。

这样看的话,那地宫先被几十万吨的泥沙压,后来又被地壳版往上托。

如此大的天灾,再好的冥殿,估计也烂成渣了。

倘若古墓被裹在淤泥乱石中,要挖出来,至少得两三年!

越往下挖,老爸的心越沉闷,考虑是不是先回去,再组织些人手。

东方发白,雄鸡啼鸣。

老爸往下挖了六米左右,朱砂白膏层已经全部消失。

脚下,出现一排排犹如鱼鳞排列,交错纵横的大条石砖。

砖缝用糯米水浆粘合,往下排了三层。每块砖头,都有五六十斤重,上面刻了很多类似于契丹文的怪异符号。

将几块大条砖拆下来,老爸发现,这不是契丹文,是宋时金朝建立,改良后的女真文。

起源于白山黑水的东北,字体复杂多变,全是以右倾斜铭刻,大多是些工匠的名字,和砖头的产地。

看见这些,老爸郁闷的心情有所好转。

这座辽金时代,很可能是金朝顶级贵族的墓葬,修建的规格很高。

砖头刻上工匠的名字,是为了防止粗制滥造,便于追查。这样看,地下宏大的地宫,也许因为工艺的精湛和坚固,并没有完全塌方。

果然,一直忙到中午,老爸将三层大条青砖全部拆下来,弄出个半米宽的破洞。

青砖的下面,是黄泥水砖,为了加固,缝隙全部灌了铁水和铅水,堪称固若金汤。

黄泥水砖呈弧形排列,轮廓在地下依稀可以辨认,并没有大量的破损。

地宫保存得不错!

这水砖下面,定是地

宫甬道的穹顶!

本来想吃点东西的老爸,看见墓露了出来,心便痒痒,再也忍不住。

用蜡烛试了试里面的空气。火苗闪烁,说明地宫破损的地方,有些连接外面,空气尚可。

打通浇了铁水的五层莲花拱形券顶,下面黑漆漆的破口陡然变大,一股恶臭的腐烂气味涌出来。

将火折子丢进去,差不多有五米高的落差。

因滦河决堤的关系,方圆数百里的地下水脉,全部出现了破损和断流。

地下水灌入地宫,里面狼藉一片,根本看不出什么。

老爸迟疑片刻,顺着火折子在下面缩小的光圈,搭了根绳子爬入。

这地宫着实阴冷得很。

洪水早就退了,里面的壁画石雕被泡得发白。两座莲花宫灯倒在路口,丝织品和书画这些烂成了灰烬。

转了转方向,老爸发现这座地宫,是坐西向东开的,与中原墓葬不同。

也可能是洪水倒灌的原因,把地宫的方位改动了。

往前十来米,黑漆漆的甬道抵达尽头。

左右两边,各立着高大威武的镇陵大将军,手持巨斧宝剑,怒目圆睁,青面獠牙,一股子阴森俯瞰脚下。

旁人看见两尊栩栩如生的镇陵将军,肯定吓一跳。

不过老爸是从玉祖仙那学的本事,对死人这些东西并不畏惧。

石像后面,被泡得长满青苔水草的汉白玉石门,塌陷了大半。站在外面,就可以看见前厅恢宏的结构。

机关肯定被高护国破坏了,因此老爸没有多留,猫腰钻了进去。

这座辽金古墓的规格,比他想象的要大,基本赶上皇陵的气派。

前厅两侧,有殉葬宫女,手持玉盘花灯、凤翅金盏,殉葬在一旁。

尸体都烂得只剩白骨。眼睛里的死角,挂着一层干枯的灰皮,大张咧开的嘴,一脸狰狞之色。

这些宫女是在活着的

时候,灌了水银,体内刺入铁针,给立在前厅两侧。待墓主人升天时,携带銮驾和墓主一同飞升。

旁边还有些壁画,都被水汽泡烂,稍微触碰就唰唰往下掉。

几块残余的朱砂漆画,像血一样鲜艳挂在头顶。老爸看了看,发现是金朝贵族的样式,戴着圆顶宽檐帽,袖口偏游牧风格。

既然高护国死之前,说下面埋了个鬼太后,墓主人肯定是女的。

在前厅转了几分钟,冥器大都腐烂成渣。一旁那些活生生殉葬的宫女尸,极尽凄厉,即使老爸不信鬼,当时也有些心惊肉跳。

前厅左侧的门柱里,老爸发现了进入后殿的甬道暗门。

门口被人用木板挡住,还用砖头做了掩护,不仔细看根本不能发现。

老爸当时有些诧异。

高护国被鬼太后的尸气喷重,出来的时候几乎快死了,绝没有力气再把甬道给堵上。

莫非,他死后,洪天康带着人,曾经来过?

打开木板的瞬间,一股刺鼻的尸体腐烂味,非常浓郁的从里面飘出来。

那个时候,手电是稀罕货,绝对的高档家用电器,一般村长家里才有。

老爸举着燃烧将近的火把,甬道的长明灯里只剩半碗尸水,光源极度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