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四方会谈”结束之后,孙涛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他的事业之中。一方面,他紧锣密鼓地推进着砖厂这一主线任务;另一方面,充满烟火气的火锅支线也被提上了日程。
实际上,孙涛对于砖厂的筹备工作早已悄然展开。早在上一次进行大规模蘑菇收购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心底默默地谋划起砖厂的建设蓝图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时的他并未真正付诸行动,一切都还停留在初步规划阶段。
但经过那晚与柱子等人深入而坦诚的交流之后,孙涛心中那团创业的火焰瞬间被点燃。他深知时机已然成熟,不能再犹豫不决,必须果断出手,将之前精心构思的砖厂计划一一落实到位。于是乎,一场轰轰烈烈的砖厂建设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首先第一步,就要去搞钱了,虽然这一两个月来,收购蘑菇孙涛赚了一些钱,但资金上还是短缺的。在这个时代,咱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处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金融体系也不完善。在1978年之前,在农村没有正式的信用社或银行业务,农民的资金需求大多依赖于亲朋借贷和地方性的集资方式。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村信用社逐步发展起来,成为农民贷款的重要渠道。农村信用社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的金融机构,专门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农业生产。
因此,孙涛心中萌生出了贷款的念头,但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却并不宽敞。若要实现这个目标,他要么选择拉拢农民们共同集资,要么就得前往信用社申请贷款。然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孙涛暂时并不打算将村民们牵扯进来一同办理此事。原因有二:其一,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尚未完全解放,对于这种新型的合作方式可能存在诸多顾虑;其二,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村民的口袋里确实没有多少余钱可供支配。基于以上考虑,孙涛从一开始便打定主意,决定向信用社寻求资金支持。
在此期间,孙涛与曹书记以及刘经理保持着频繁的往来。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始终有意识地借助两人的人脉资源,尝试结识信用社方面的领导人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了解到,公社这边信用社的领导王书记与公社的曹书记私交甚笃。与此同时,孙涛本人也是个十分机灵且懂得人情世故之人,为了能够与王书记建立良好的关系,他可没少花费心思。隔三岔五地,孙涛总会拎上一些自己精心采摘的新鲜蘑菇送往王书记家中。如此一来二去,双方的关系逐渐升温,维系得也算相当不错。
今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大地上,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孙涛起了个大早,因为他已经做好了计划——要前往公社去找王书记处理贷款事宜。
孙涛走到自家院子里,目光锁定在了那辆显眼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上。这辆车可是崭新无比,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特有的光泽。它是前两日刘经理送给孙涛的礼物,以感谢孙涛向他传授制作火锅的秘诀。在此之前,孙涛日常出行所依赖的仅仅只是一辆破旧的板车而已。虽说如今孙涛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的钱完全足够买下一辆新的二八大杠,但他却始终舍不得花费这笔钱。毕竟,这些辛苦积攒下来的财富每一分每一毫都是他未来砖厂的启动资金,容不得有丝毫的浪费与挥霍。
孙涛跨上那辆崭新的二八杠,脚一蹬,车轮便开始转动起来。伴随着“库次库次”的声响,孙涛沿着熟悉的道路向着信用社疾驰而去。一路上,微风拂过他的面庞,吹起他额前的几缕发丝。他心中满怀着对未来事业发展的憧憬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砖厂在不久之后拔地而起、生意兴隆的美好景象。
当孙涛骑着那辆破旧但却承载着无数回忆的自行车缓缓来到村口时,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前行的脚步。双脚稳稳地撑住地面后,孙涛就那样静静地坐在车上,目光直直地望向不远处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知青点。
此时此刻,孙涛那双深邃的眼眸显得有些迷离,目光似乎穿越了眼前的景象,直抵那遥远而又模糊的记忆深处。他整个人宛如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缓缓地沉浸在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或许路过的人们看到这一幕,肯定猜测他正在心底默默地想念着某一个人吧?没错,答案正是如此。那个人便是林晓悠——一个如同阳光般温暖、美丽动人的女子。但此时的林晓悠早已离开了这座宁静祥和的小山村,但对于孙涛来说,她的身影、她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地烙印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就像是一部永不褪色的电影,时常在他的脑海中循环播放。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份情感便愈发强烈地涌上心头,让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即使相隔千里万里,他的心依然紧紧系在林晓悠身上,仿佛有一种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紧密相连。
晓悠的离开,还得回到那天上午,那应该是在蘑菇大赛后的一天,一辆吉普车开到了这个小山村。那辆老式吉普车缓缓停下,车轮上的尘土在夏日的阳光下扬起,像是漫天飘舞的黄沙。车窗已被拉下来,露出车内陈旧的座椅,座垫的布料已经褪色,轮廓上斑驳的痕迹,见证着岁月的沧桑。车的发动机在一阵轻微的轰鸣声中停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