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一群妇人围着程月叽叽喳喳,吴氏站在一旁暗暗吃惊,闺女咋会想着买五百只鸡鸭?
但周围这么多人在,她忍着没有说什么,免得拆闺女的台。
离开望山村,不等吴氏问出口,陈林就先一步说道:“娘,咱家是要自己养吗?”语气还有些兴奋的意味。
程月点头道:“是呀!自己养了就不用花钱买别人的了。”
吴氏皱眉担心道:“闺女,几百只鸡鸭那是那么好养的?这得费多少粮食啊?
而且现在女婿伤了腿,三个孩子也小,你又得做生意,人手都不够,咋个养?
这要养不好钱都得糟蹋了,我看还不如买人家的,起码省事儿!”
程月知道老娘的意思,就是担心她的钱打了水漂,只能徐徐道:“娘,开铺子是长远的生意,若是以后生意做大了,这点鸡鸭定是不够的,到时候岂不是两眼一抹黑?
买人家的真不如自己有,而再说这鸡鸭养多少都不算多,就是卤味生意做不起来,还可以做别的生意,怎么想都是自己养了划算嘛!”
吴氏见闺女神情自然,像是早就想好了似的,拍拍程月的手道:“罢了,你长大了,心里有成算就好,娘帮不上什么忙,就不多话了。”
做爹娘的,能帮孩子就帮一把,帮不上忙再多话就是讨人嫌了,吴氏知道这个道理,只好作罢。
反正闺女不似从前了,现在这么厉害,她是放心的。
想到这里,吴氏又觉得古怪,疑惑道:“闺女,你现在咋会这么多东西?”
闺女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做饭也仅限于能吃,连衣服都不会做,就是赵氏磋磨十几年,就能有这手艺了?
程月早有准备,轻声道:“是你女婿怕我在家里不好过,之前买过一本书给我打发时间。
他又不识字,买成菜谱了,分家前我没时间看,这不是分家了,就拿起来琢磨琢磨。”
陈林冥思苦想,有这回事吗?算了,娘说有就是有,他爹那么疼娘,谁知道买了些什么好东西呢?
听这话,吴氏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忍不住笑道,“这女婿真是,也算是误打误撞了。”
随后感叹起来,“要不是我这身份,你什么好人家嫁不了,说起来都是娘害了你,要不然也不会吃这么多婆家的苦头。”
程月挽着吴氏的手,笑眯眯道:“谁说的?我现在过的多好呀,相公体贴,孩子懂事,这都是娘给我积的福气呀!”
吴氏被哄的噗嗤一笑,“你这丫头,从小就会哄人高兴,不过说的也是,陈家那一窝就女婿一个随了你公爹,算是一根好笋了。”
陈林看向吴氏,嘟嘴道:“姥姥,我不是好笋吗?”
逗的吴氏哈哈大笑,“是是是,你们兄妹三个都是好笋!”
程月:夺笋啊……
一家人留下一路欢声笑语。
程月策牛扬鞭,先把吴氏送去了青山村,见程阳柳氏都在,又问了问生意如何。
柳氏眉开眼笑,连连说好。
小姑子这生意都做起来了才给他们,能不好吗?
要说以前柳氏是疼爱程月,现在那就是恨不得当财神爷供起来。
送完吴氏程月就没有逗留,打过招呼就要走。
一家人知道程月要养几百只鸡鸭,又搬了三大麻袋的麦麸到牛车上。
这东西本是留着掺饭里吃的,可现在程阳他们都有了进项,他们生活宽松不少,可以吃黑面粗面了。
程月没拒绝,这玩意拉走正好,省得爹娘他们自己吃了还坏了胃。
大家都看着不好在空间拿东西,只好等她下次过来,再送些白面白米了。
母子俩出了青山村往家赶,刚走到半路上,就碰见了赵香秀闷着头在前面走,身上还背着筐,感觉沉甸甸的,看着像是从镇上回来的。
程月把牛车往前赶了赶,打招呼道:“香秀嫂子!你这是去哪了?咋这时候才回来?”
赵香秀听到熟悉的声音,转过头就笑起来,“程月妹子啊!我们这是攒了些鸡蛋鸭蛋的,去镇上卖了换点盐跟粗面吃。
马上要收麦子了,两个小子不吃盐没力气,还指望他们干活哩!
我们出门晚了,鸡鸭蛋不好卖,就多耽误了点时间,这不这时候才回来。”
鸡鸭蛋攒的多了,最近卖地瓜面也赚了些钱,她总得犒劳一下孩子们,不能因为着急给老大说亲,就一毛不拔,连累孩子吃不上一点好东西,把身体累垮了。
程月把牛车停好,笑道:“你别走着了,快上车来,咱们正好一起回了。”
赵香秀瘦的只剩一层皮了,背着沉甸甸的筐,她都觉得硌的肩膀疼。
赵香秀摆手拒绝,“不用不用,背得动,马上就要到家了,还能累坏不成?”
这么点路哪用得着坐牛车,要是让别人看到,不好说以后也要占这个便宜,那不是让程月不好做人吗?
她可不能开这个头。
赵香秀这人就是太实在,程月跳下牛车,跟陈林一起把她肩上的筐卸下来,“瞎客气什么,顺路的事儿。”
赵香秀拗不过程月,看着路上一个人都没有,这才上车,认真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