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初夏没搭理他,自己是不是吃醋,自己心里明白,就让圣人自我安慰去吧。
虽说不需要谢初夏操心,但是因为宴会上有会女眷,所以还是要有一些准备工作的。
比如说,她得知道哪家的夫人是什么身份,姓什么,娘家势力如何,与皇室之中又有何牵扯等等。
这也是防止她一无所知,到时候再让人看了笑话。
虽然只是宴请京官,但是这有资格参加宫宴的女眷就不少了,先不说国夫人、郡夫人、郡君、县君等等,只说是皇室这里头的女眷们就够她头疼的了。
长公主、公主、王妃、郡王妃、世子妃、郡主、县主等等,这真是要了她的命了!
她以往也有关注,但是基本上都是与谢家有利益冲突或者是于大局相关的一些人。
再多的,她是真没那个心思去记。
想到这次宫宴,她还会见到自己的外祖母福成郡主以及生母佳宁县主,她这心里头就有几分别扭。
不是不想见她们,是如今身份上的变化,让她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她们。
以前可以对她们态度冷淡,那是因为自己无所顾忌。
可如今自己是一国之母,若是再任性而为,
难免会引人诟病。
所以说,名声和身份这种东西,着实是个麻烦!
这几天谢初夏没干别的,就是专注于这些内、外命妇们的姓名、排行、婚配等等都得一一记住了。
特别是皇室所出的几位大长公主、长公主等等。
如今大雍除了远嫁和亲的李燕被封为公主之外,就只有宫里头的几位小公主了。
而圣人的姐妹们,则是都已经被册封为长公主,文帝在位是,也是位风流帝王,膝下子翤众多,当然,女儿多,儿子少。
目前留京的长公主,就有五位,没有一位是嫡出的,都是圣人的庶姐或者是庶妹。
如今京中只有两位大长公主,这二位大长公主也是与太后的辈份相同,圣人要唤一声姑姑的。
帝后大婚时,这些皇亲自然是都到了,只不过当时人太多,而且谢初夏也压根儿不认识她们,所以根本就记不住。
成婚后,谢初夏身为皇后,自然是要接受内、外命妇们的朝拜,但这其中并不包括两位大长公主。
彼时,这两位都在慈仪殿陪着太后说话呢。
所以,到目前为止,谢初夏对这两位大长公主也只是有一个字面上的印象,至于相貌,隐约
记得,不算很清晰。
若是这回进宫再换了发型、服饰,只怕她还真地认不出来。
这就得靠她身边的宫人了。
宋依、宋芊自然是认得的,所以宫宴那天,她二人需要全程都陪在皇后身边。
两位大长公主,都是文帝的妹妹,其中明惠大长公主是文帝的同胞妹妹,而另一位大长公主则是文帝的庶妹,或许是因为有过一些恩怨,所以文帝在位时,并没能给她赐封号,只有长公主品级。
等后来李政继位后,一切照旧沿续,只是长公主的前面多了一个大字,并无其它改变。
别小看一个封号,这就足以看出两位大长公主在皇室中的地位之轻重了。
明惠大长公主因为有封号,所以她的食邑为六百户,这是所有公主们的最高食禄。
而另一位大长公主李絮,因为没有封号,她的食邑为四百,这份食禄还是涨了。文帝在位时,她的食禄仅为三百户。
大雍朝对于公主们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太祖皇帝在位时,曾有一位女儿擅征战,屡立战功,太祖皇帝曾将‘昭’字赐于她,死后更是享亲王待遇,这是两百年来,两朝仅有的一位享有如此殊荣的公主。
当时的那位昭公主,曾食邑达万户,可以说是大雍最为富有的公主了。
当然,也仅此一位。
其余的公主们,基本上到六百户,就已经是上限了。
谢初夏在八月初十这日,再次见到了两位大长公主。
明惠大长公主是李政的亲姑姑,所以在和谢初夏说话时,便更亲昵一些。
“圣人愿意立后,这是我大雍之福。你是谢氏贵女,我与太后也都曾闻你之才名,如今圣人身边有了你这样一朵解语花,太后也能安心许多。”
谢初夏浅笑:“让姑姑见笑了,妾年幼,若有不周之处,还望姑姑提点。”
明惠大长公主这心里就更舒坦了,不愧是谢家教导出来的女娘,就是会说话。
一旁的李絮也笑道:“皇后虽年轻,但是出身谢家,必然是饱读诗书的,我瞧着这后宫也是打理得井井有条,哪里还需要长辈提点?”
明惠大长公主只是笑:“皇后生得好样貌,莫说是圣人了,便是我瞧了都不想挪一下脚步。”
话题转地还挺快。
明惠大长公主的驸马已经过逝,但是她膝下儿女孙辈都不少,整个公主府也可以说是人丁兴旺,再加上她又是圣人的亲姑姑
,所以前两年,还特意将她的一个孙儿送到了羽林卫中,说白了,就是做表叔的想要提携一下小辈。
明惠大长公主这里能沾到不少好处,自然就更是喜欢进宫陪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