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满仓的屋子不大,原来的茅草屋推倒修了三间土房,他一个人住着也够了。
院子里有两只鸡咯咯哒叫着四处乱转,瞧着像是刚下了蛋。
屋后长着一片竹林,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醉人心田。
郁知秋在院子里看了看,没看见人,大声喊了两声:“堂叔,满仓堂叔你在家吗? ”
喊完没两息,屋后传来回应:“谁呀?这就来。 ”
郁知秋没再说什么,立在门外等着,片刻后屋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一个满头白发的瘦老头拖着竹子从屋后走出来。
刘满仓看见郁知秋立在门口,眼神有些惊讶,他和这个堂侄媳妇是没什么来往的,不知道她找上门有什么事。
堂侄去了,他有心帮扶,奈何侄媳妇是个心气高傲的,给钱给粮都不要。
侄媳妇是寡妇,他是个老鳏夫,他怕外人会胡说,渐渐断了往来,也就是二毛那孩子偶尔会来看看他。
这段时间刘家发生的事他也听说了,侄媳妇能有这样的改变,他放心了不少,以后死了跟堂侄也能说上几句。
“你咋来了? ”刘满仓推开院门,把竹子先拖进去。
郁知秋并不进去,就站在门口答话:“ 堂叔,你老人家编竹货编得好,我找你编点东西。”
刘满仓放下竹子走出来:“需要啥,你说。 ”
“堂叔,这是给你带的鸡蛋,你留着晚上吃。 ”郁知秋先把蛋给出去,她拿着蛋不好比划。
刘满仓诧异地看了看郁知秋,微扬的嘴角说明他心情不错:“自家人不要东西,你拿回去给孩子吃。”
他顿了顿接着道:“百灵吃了苦头,你回头带她去庙里走一圈,压压惊。”
对方关心刘百灵,郁知秋领了这份心意:“堂叔也说是自家人,几个鸡蛋而已,你就收着吧。多谢您提醒,我回头就带孩子去走一趟。”
刘满仓拗不过郁知秋,最终还是收下了鸡蛋,把鸡蛋放进屋子,再出来时刘满仓手里拿了两个一大一小的圆簸箕。
“拿回去用,你家里的估摸早就坏了。”刘满仓把簸箕递到郁知秋面前。
郁知秋接过簸箕看了看,纹路细密,没有毛刺,的确十分不错。
想着老人家一个人过日子不容易,她摸出荷包:“堂叔,多少钱?”
“什么钱不钱的,我给自家人送两个簸箕要什么钱?”老爷子突然激动起来,说话时还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郁知秋识趣地停下动作,笑道:“成,那这两个簸箕我就收下了,堂叔我跟你说,我想编两个这么大的笼子用来抓鱼,还有………”
郁知秋连比带划地说了她需要的东西,什么背篓、箩筐、筲箕、果篮、蒸笼,连枷、竹耙、背架、笊篱林林总总近十种。
大部分刘满仓都知道,都是些农家人家里常用的东西,就是竹耙和背架他有些不明白。
“堂叔竹耙子是用来扒拉叶子的,像爪子一样一划拉就是一堆叶子,收拾柴火和粮食里的粗叶很方便。”
“背架是用来背东西的,木头做骨,竹编为衣,背东西比背篓省事,没那么伤腰。”郁知秋比划一阵见老头不明白,捡来根树枝在地上边说边画。
刘满仓编了好几十年竹制品,这些东西并不复杂,郁知秋一画出来,他便看明白了。
老爷子盯了郁知秋好几眼:“你是从书上看来的?”
郁知秋想起自己这具身体父亲的身份,含糊道:“忘记在哪里看的了,觉得有用,想做出来试试。”
刘满仓没有多问,琢磨一阵道:“背篓和箩筐那些我这里有,我给你拿,后头几样要现编,过几天给你成不?”
郁知秋爽快接话:“成啊,过几天我来拿,这些东西你估个价,我先付点定金给你。”
老爷子眼睛一瞪,又要说不要钱。
郁知秋赶在他之前道:“堂叔要是不收钱我就不要了,刚刚你送了两个簸箕,我已经厚着脸皮收了。”
“后头这些你还不收钱,叫村里人和孩子们知道怎么看我,大伙非得在背后戳我脊梁骨不可,几个孩子心里也会对我失望。”
“堂叔,你要是收钱,我就在你这里买,你不收钱我就去村里其他人家里买,你老人家想想吧。”
刘满仓还有些犹豫,郁知秋再添一把火:“刘大成姨母赔了十五两银子给我,你不用担心我缺银子使。”
提到刘大成,刘满仓眼里闪过厌恶,想着郁知秋如今的确不缺钱,便没说不收钱的话。
他低头默默掰了一阵手指后,让郁知秋一共五十文。
郁知秋心口一噎,老头子打量她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格呢。
一个好背篓都要二十多文,箩筐的价格更贵,她摸出一吊钱飞速放进刘满仓手里:“拿着,所有东西一百五十文,过几天我再来拿其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