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如洗,阳光明媚,沿着青草微掩的小路走进密林。
越往里走,树木越高大密集,参天古树遮天蔽日,林中凉气袭人,带走郁知秋母子身上的燥热。
大山里处处是惊喜,一路上郁知秋瞧见了好些野菜和草药,不过她心里惦记着另外的东西,暂时没有采摘野菜的打算。
寻着记忆中的路线,穿过一片低矮茂密的丛林,来到那片舍不得忘记的宝藏之地。
不过半个多月时间,这里的变化很大,野柿子和野梨个头长大了许多,尤其是那些挂在枝头的野梨,个个饱满喜人。
野柿子还没熟,那梨子却是能吃了。
刘三河盯着树上诱人的果子,乐得找不着北:“娘,你啥时候发现的好地方,好多好多果子,我得吃到啥时候才能吃完?”
“上回进山跟你哥发现的,果子不能当饭吃,留点解馋就行。明儿逢集,带去集上卖钱,卖了钱买肉吃。”郁知秋低头在地上寻着什么。
果子跟肉,当然是肉更好吃,刘三河赞同地点点头。
放下背篓,刘三河蹭蹭蹭爬上野梨树,挑个头大地摘。
等郁知秋找到橡子最多的地方,刘三河已经摘了好几些大个头野梨。
“三河,先下来捡橡子,等会再摘梨。”郁知秋埋头捡着落在地上的橡子。
熟透的橡子掉落在地上,藏在树叶间,不仔细看还不容易发现。
“哎,来了。”刘三河滑下树,把野梨小心放进背篓,生怕磕坏了不能卖钱。
他是认识橡子,这东西壳硬咬不动,这也是能卖钱的东西?
刘三河知道她娘捡这个一定有她自己的道理,手脚麻利地跟着捡起来,边捡边问:“娘,这不是松鼠吃的吗?也能卖钱吗?”
“能,就是麻烦,咱们捡回去试试,能卖钱最好,要是卖不出去留着自己吃也行,就当给家里添个菜。”郁知秋自己心里也没底,不敢给刘三河打包票。
刘三河捏着硬邦邦的橡子,拧着眉:“这东西好吃吗?”
“好吃,回头你吃过就知道了。”郁知秋这会说得很肯定。
听说是好吃的,刘三河捡得越发卖力,这些日子郁知秋做的饭菜没有不好吃的,刘三河在这方面格外信任他娘。
地上落的橡子比郁知秋想象中还多,她原想着捡了橡子再捡着板栗回去,结果光是橡子就装了大半背篓,再装下去她只怕背不动。
要想挣钱不吃苦受累哪行,郁知秋跟刘三河一块又摘了些野梨放进刘三河的小背篓里。
“娘,再装点吧,我背得动。”少年人贪多,刘三河想多背些回家,多几个梨多卖点钱。
郁知秋拍拍他的肩膀:“这些就够了,你还在长个,不能背太重,咱倆一会再来一趟,我还想捡些板栗回去。”
听说一会还要来一趟,刘三河松开眉头,没再继续摘野梨。
母子俩一人背着一背东西,一路扶着树干走下山。
山外的温度高,出了山没走多久,郁知秋和刘三河额头上便满是细密的汗珠,后背也渐渐汗湿。
刘二毛在家闲不住,打扫完院子又去清理鸡圈,刘百灵跟着兄长身后打转,跟个小尾巴似的。
进了屋放下东西,刘三河献宝似的让刘百灵和刘二毛看他摘的野梨。
“哇,三哥,好多果子呀!”刘百灵亮着眼睛,她还没见过这么大的果子呢。
刘二毛眼中闪过惊讶,他还记得上回去过的地方,那会野梨可没这么大。
刘三河从背篓里挑出四个个头小点的野梨,拉着刘百灵去打水洗梨子:“百灵,娘说大的果子能卖钱呢。”
“咱们把大的拿去镇上卖钱,卖了钱买肉吃,这些小的随便你吃。”
刘百灵乖乖点头,完全没有要吵着吃大果子的意思。
孩子们的懂事让郁知秋心里酸酸的,她并没说不让他们吃大的,是刘三河琢磨的,那孩子自己心里有数得很。
郁知秋头上满是汗,累得不想说话,刘二毛心疼不已,拿着开裂的蒲扇给她扇风:“娘,应该我去的,这么远的路,你咋受得住。”
郁知秋觉得自己变厉害了,居然能从山里背这么大一背东西回家。
她擦掉头上细密的汗珠,笑着道:“下回换你去,下回娘打空手。”
歇过一会,吃完野梨,郁知秋站起身把刘二毛和刘百灵唤到跟前教他们给橡子剥壳。
捡回来的橡子,晒上一两天最好剥壳,但她急着做出东西去卖钱,没时间慢慢晒。
不晒也能剥,就是麻烦点,得先拿刀把橡子分成两半,再用小刀剥下外壳。
郁知秋还要去捡板栗,让刘二毛和刘百灵先在家剥橡子。
也不知是不是想着明日能用果子卖钱,刘三河一路上格外开心,走路一蹦一蹦的。
郁知秋走在他身后,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