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三河回家(1 / 2)

灶房里,母女俩一个烧火一个掌勺,没多久中午饭便做好了,红烧兔子,清炒丝瓜,凉拌南瓜藤。

别看只有三个菜,每个菜的份量可不少,下地费力气,吃得自然也多些,担心不够吃,摘菜的时候郁知秋特意多摘了些。

夏天做饭是件苦差事,火烤火燎的,做一顿饭下来不管是烧火的还是炒菜的,身上没一个地方是干的。

郁知秋热得受不住,放下锅铲,抬起袖子擦掉头上的汗水,再把灶门前脸烤得发红的刘百灵提溜出来。

她快速拧了条帕子给刘百灵擦脸,叮嘱道:“百灵,以后做饭塞几根木柴在灶里让它自己烧着,你别自己守着灶前,太热了。”

“没事的,娘,我不怕热,家里的木柴不多,得省着点用。”娘亲自给她擦脸,刘百灵害羞得脖子都红了。

她都七岁了,在乡下,这个年纪的姑娘家大多能把家里的活包圆了,哪里会有亲娘给擦脸的待遇。

这么大了还要娘洗脸,多不好意思啊。

可是……她好开心啊!

郁知秋看向屋檐下那一小堆木柴,语气里藏着期待:“家里的柴火不会只有那点了吧?”

“只剩那些了,家里的木柴都堆在那里。”洗过脸,刘百灵的脸总算没那么红了。

她懂事,发觉家里的木柴不多后,便去附近的竹林揽笋壳和干竹叶回来,已经连着收了好几天了。

枯叶不经烧,一背篓枯叶一顿饭能用掉一大半,烧的时候还得寸步不离地守在灶膛处。

郁知秋无语地拍了一把脑门,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刘家的几个大人了。

最小的那个都知道家里不能缺柴火,几个大人没一个顶事。

不过,刘百灵倒是提醒了她,要给家里多囤一点柴火。

回头天冷下来,家家都要大量的柴火,就她家这些劳力,哪里抢得过别人。

“娘,我回来了,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这么香,快给我盛点。”刘三河闻着香味走进院子,嚷嚷着要吃的,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郁知秋听见刘三河的话气不打一处来,几个晚上不回家不说,回到家也不问问生病的亲娘好了没有,脑子里只想到吃。

她要是原身,病好了都得再气倒下。

伸手揽着小棉袄,郁知秋看了便宜小儿子一眼:“三河,亏你还知道回家?你娘我在家病得下不了床,你在外头玩得乐不思蜀,你可真是我的好儿子。”

边说话,郁知秋边暗中打量刘三河。

这小子五官长得不错,他和刘百灵的相貌像原身,眉眼精致,长相秀气,刘二毛则更像刘川,生得颇为高大威猛。

刘三河常在外跑,皮肤晒得黢黑,一双黑亮的眼睛瞧着倒是机灵,就是眼神和动作吊儿郎当的,看得人手痒。

郁知秋眯了眯眼,家中几个孩子老二憨傻好糊弄犯不了大错,小女儿百灵主要是自卑敏感,这个急不来。

反倒是眼前的刘三河脑子聪明不着调,身边的人又不是好东西,最容易出问题。

几乎是一瞬间郁知秋便决定先拿老三开刀,让这小子吃点苦头收收心。

刘三河调皮,从小到大没少挨骂,时间长了他自动忽略掉挨骂的话,左耳进右耳出,一点不被影响。

他抓抓乱糟糟的头发,不在意道:“娘你现在不是没事嘛,家里有大哥二哥在,我在不在家不都一样。”

刘三河说着,又看了郁知秋好几眼,他总觉得今天的娘和之前有些不一样。

怎么说呢?人还是那个人,气势上不一样了。

察觉到刘三河疑惑的眼神,郁知秋心中一跳,她没想到这小子这么敏感。

不想被刘三河发现异常,郁知秋果断转移话题:“三河,咱家多了一条规定,不做事的人没饭吃。”

“考虑到你年纪小,娘也不让你做太重的活,中午你要想吃饭,就去地里帮着背粮食。”

郁知秋尽量学着原身的样子说话,避免被刘三河再看出什么。

末了担心刘三河用傻劲,又添了句:“能背多少背多少,你还小别逞能。”

“不去,我又不靠卖力气吃饭,我可比他们聪明多了。”刘三河这两天跟着刘栓子在镇上混,自觉跟下地的泥腿子不一样。

郁知秋让他做农活,他心中十分不愿,可他实在饿得慌,院中飘着的肉香味更是勾得他馋虫乱窜,难以忍受。

想到家里做了肉,刘三河压着脾气跟郁知秋服软说了几句好话,谁知郁知秋根本不为所动。

刘三河没耐心,说着说着又想跑。

见他快要恼了,郁知秋忽地垂头捂着眼睛抽泣起来:“儿呐,你怎么就不懂娘的一片苦心呀?”

见亲娘哭了,刘三河脚下一顿,不耐烦道嘴:“饭都不给我吃,还说什么苦心,娘的苦心一向都在大哥身上,何时落到我和二哥身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