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湖州,王广南收拾了几车丝茶细瓷,再装上两车花石便准备返程了。
依旧走十万大山,发现各个村的村长都很给力,沿途的路已经修了一半了,虽然路不宽,仅容一辆马车,但路面平整,行进速度可比官道。
王广南大喜,又留下一名瑞福,在各村都买一块宅基,建一处落脚的别院,以后再走这条路食宿就不愁了。
路好,行进的速度就快,这次五天就走出了十万大山,到达那雾村。
村长还记得王广南一行人,热情地招待他们,推杯换盏间,一个妇人抱了个孩子过来,哭着说:“求村长和贵人看看我家石头,要烧坏了。”
村长皱眉问:“石头怎么了!不是前两天找了婆子看过了?”
“昨天开始发了烧,今天更厉害了,都打摆子了。”妇人哭得更厉害了。村子并没有大夫,偶尔有游方郎中经过。村民得病得去十几里外的镇上,要么就等郎中经过。经常有老人小孩因医治不及时而亡。妇人也是急了,她要带孩子去镇起码得两个时辰,见车队过来就想搭个车。
周敏莹过来看了一下,孩子大约才两三岁,就搭了一下脉问:“孩子有外伤?”
妇人眼睛一亮:“是,有的,这位姑娘好医术。”说着把孩子上衣脱了下来。
小孩身上有十几道红肿的伤口,有两道己化了脓,难怪会发烧。
莫家琼和王若珠赶紧过来打下手,把脓肿挑开,用烈酒打湿了细麻布清洗伤口,最后撒上珍珠三七粉,用干净的葛麻布包上。
马绣莲采了一把一点红,托村里大娘煮了一碗,给孩子喂了进去。
孩子脸色肉眼可见的好转,妇人连声道谢。
周敏莹严肃地说:“这几天伤口不要碰水,最好不出汗。晚上和明天再喂两次一点红,就是这种。”
说着拿出一根一尺多长的草,根茎细长,圆柱形,浅棕黄色;茎少分枝,细圆柱形,有纵纹,灰青色,基部叶卵形、琴形,上部叶较小,基部稍抱茎;又道:“这个草药田边地头都有,味微苦,性凉,入肝、脾、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炎化淤的功效。”
“如果后天还没退烧,就去镇上找大夫看看。”周敏莹又细细叮嘱了一番。
王若珠问:“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伤得这么厉害?”
妇人稳了稳心神道:“前几天孩子他姐姐背着他去挖野菜,说是看到野猪了吓得一路跑回来,路过一片刺茅,被刺茅刮的。”
“刺茅是什么样的?能把人伤成这样,书上没见记载,我们得去看看。”周敏莹很严肃地板起脸道。
大家都同意,妇人叫来大女儿领路。那女孩已经十三岁了,知道自家弟弟发烧早己六神无主,这回见开始退烧,对周敏莹是千恩万谢,听得说要去看刺茅,二话不说就领路过去了。
一行人跟着小姑娘来到了那片刺茅地。只见那里长了一片人头高的茅草,有两指粗细,丛生有节,节上有芽;节间实心,外皮青黄色,叶子丛生,叶片边有尖利的锯齿状尖刺。
“这就是刺茅,扎人很痛。那天被野猪追急了,扎到地里跑。幸好这茅长得密,才拦住了野猪,我也被刮伤了,没弟弟严重,没热到弟弟会发烧。”小姑娘脸色有点发白,后怕地道。
王若珠看着这刺茅怎么有点像甘蔗。于是上前折了一根就咬。嗯,甜,相当甜,的确是甘蔗。于是开口问“这个刺茅你们这里多吗?”
“多,岭头上一大片,一大片的,怕被扎伤,大家都不怎么敢去那边。”
周敏莹拿出纸笔,把刺茅的外形画了下来。
王若珠回村便问村长附近有没有大河,最好是类似瀑布那种。
村长想了想,还真有,在靠近响水村那边向西上山,半山腰处有一条河,丰水时两三丈宽,枯水也有一丈多宽,水流湍急,听说有差不多两多深。
“今儿是看不成的,从这里过去得走四个多时辰,天早黑了。”村长笑着说,“要不明天去,要么等下回吧!”
众人休息一晚后,王广南、王若珠、萧野、许木兰便骑马,带上上次的向导,向响水村出发了。一路上王若珠都在看路边是否还有刺茅。还真被她找到好几处。
骑马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来到了那条河边。河水奔腾而下,气势磅礴。
“这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奇迹!老爹,把这小山也买下来,建个别院。”王若珠感叹道。
王广南笑:“这次出门可丰收了,这一片山也有几千亩呢。幸好宝儿小金库足呀。”
萧野问:“这地得在山口镇上买吧?”
王广南答:“在镇上办个确认手续而已,买是要在海城买。县以上的衙门才有权力发地契。”
萧野这一行被王若珠大手买地的土豪行为吓到了,暗自盘算一下手头存银,不过两三千两,看来要多赚钱多买地才好跟宝妹妹提亲了。
赶在天黑之前回到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