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因很简单,因为爱你(1 / 1)

这也许就是幸福最好的开端吧?自那一次会面之后,两人又再度拉开距离。朱湘深深沉浸在自己文学创作的海洋中,渐渐累积了一些名气。他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经济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此时的刘霓君,却仍旧没落在惨苦的环境中。

有一天,他再次来到这间破旧的纱厂,正好赶上刘霓君生病。看着躺在床上发高烧的刘霓君,他的心里陡然生出一丝怜惜。人在最脆弱的时候,也最容易爱上一个人。在刘霓君心中,她此生除了朱湘,绝不会再倾心别的男子。然而,此时的朱湘,内心五味杂陈。他还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只是觉得难受、愧疚,甚至体会到那么一丁点儿的甜意。

“我

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无可名状的欢喜。朴素是真的高贵。你穿戴整齐的时候当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寻常的,人人都认得的。素服时的美,有我独到的领略。”

两人同在上海,远离家乡,孤苦无依,因而遇到一些事情后,常常需要互相照顾。正是这样的机会,命运将他们推到了一起。生活上的交集,使得他们走进了彼此的生活。

终于,他们有了爱情。

朱湘决定接受刘霓君。一方面,他们自幼就定下娃娃亲,父母的嘱托终究是藏在他心间的一件事。另一方面,他没能预料到,自己竟然会爱上她,甚至爱到无法自拔

,难以割舍。婚后的日子,二人过得异常甜蜜幸福。她原名叫刘彩云,朱湘觉得缺乏诗意,就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刘霓君。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这份父母之命的婚姻,到最后终于散发出自由恋爱的光芒。世人每每念及,都会感到钦慕无比。

1927年,朱湘在朋友的帮助下有机会回到清华复学。经过自己的努力,他还获得了公费赴美留学的资格。不久后,朱湘到了劳伦斯大学求学。因为教授诋毁中国人,言语激烈,他愤然退学,并于同年转入芝加哥大学。在芝加哥,他又因为教授对他人品的怀疑,加之班上女同学对他的歧视,他再度退学。

有个性的朱湘,真是狷狂至极

。他追求自由,又张狂随性。这样的性格,注定使他一辈子不招人待见。可是,要那么多人待见干什么?在他看来,活得不像自己,处处忍受倾轧,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苦呢?他要做回自己,不迎合,不奉承,不虚伪,一腔肝胆可昭日月。

在异国他乡,他想她,尤其当一个人受了委屈,却不知道找谁倾诉的时候,刘霓君成了他唯一坚持下去的理由。他说:“霓妹我的爱人,我希望这四年快点过去,我好回家抱你进怀,说一声:‘妹妹,我爱你!我永远爱你!’”

她又怎会不想他?隔一段时间,她都会给朱湘寄一封信,交代家中的琐事,传达遥远的相思。每一封信,朱湘都好好地珍藏着,反复

品读,就仿佛,见字如面。

“妹妹,你的信我都好好收起,注明号码。哪封是哪天发的,哪天到,我都写得明明白白,好带回家去。我们肩并着肩从头细看,细数这五年的离情别意。”

情人之间的分别,往往是苦涩的、灼心的。异地恋,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更何况,在交通和通信都不发达的民国。一对情侣,谈一场跨国恋爱,无形间要承受太多的煎熬。他们无法打长途电话,无法开远程视频,无法乘坐飞机一夜就来到那人身边。他们唯一的寄托就是写信,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每一句话,都会好生揣摩很久。也许,这就是民国爱情难能可贵的地方:坚守和不相负,最终成就一段段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