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1 / 2)

等到土豆洗干净之后,朱桢又让他们把手也洗干净,全部风干之后,才开始下一步的动作。

朱桢看着这些土豆,让他十分意外的是,经过这一路上的长途运输,这些土豆居然基本上都发芽了。

也不知道江夏侯是怎么保存的,温度这么合适。

不过倒是省了他不少功夫。

“先把小刀放入烈酒中消毒,然后用蜡烛烤干,把你们手里的土豆都切成小块,看到上面的芽了吗,记得要纵向切,从顶部开始切,不要切到芽,切完一刀就要重新用烈酒和蜡烛消毒。”

“切完以后,把切好的薯块放在这边桌子上,下平铺两到三日,待伤口失水后,将薯块集中堆放,底层用稻草或茅草垫好,再用刚才的纱布盖好保温,待芽长出2毫米左右即可播种。”

“采用双行单株种植方法,大行距一步,小行距半步,株距大约小臂之长,每亩确保五千株左右。30天后基本全苗,可进行第一次除草。”

“结合小培土进行,十日后进行第二次培土、除草,保障排水畅通。根据薯苗生长情况可施加肥料。”

朱桢说的口都要干了,管事更是写字飞速,几乎是快出了一道残影,然而他却越写越兴奋。

这都是不可多得的种植宝典啊!

如此详细的教程和数据,根本不像是一个皇家贵胄所知道的,哪怕是全大明最厉害的农业专家来了,也不如王爷懂得多吧?

更何况,王爷更是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别骚了别塞了,真的吃不下了,这也太慷慨了!

管事见朱桢停下话语,立刻心领神会,跑去给朱桢倒了杯茶水过来。

朱桢挑眉,“你倒是挺会做事,你叫什么?”

管事的一喜,弯了腰,“草民徐敏之,是苏州府人士,是经商来到应天府,没想到意外得到了帮楚王您照看农田的机会,实在是三生有幸。”

苏州?徐敏之?

朱桢打量了一下这人的样子,又问了一些信息,等他一一回答后,朱桢十分诧异。

这徐敏之该不会就是徐光启的某曾祖父吧?

他现在看起来还十分年轻,估摸着只有十七八岁,朱桢越看越觉得他就是。

徐光启何许人也,那可是大明朝著名的农业专家啊!

徐光启文采斐然,能力出众,但刚开始参加科举的时候,屡屡落第,但后来逆风翻盘,位极人臣,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徐光启在数学、农学、军事方面都有重大的研究、发明和创造,还善于发现西方科技技术,结合中国状况化为己用,他甚至被誉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第一人”。

徐光启在天文学也有巨大的成就,是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介绍了经度、纬度,还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徐光启还参加编译了《测量全义》、《日缠表》、《测天约说》等天文书籍。

当然,朱桢最在乎的,还是他所写的《农政全书》。

徐光启一生勤奋著述,作品众多,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就是《农政全书》。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明史》里还专门为他单独列了一页族谱呢!

朱桢记得,徐光启祖籍苏州府,祖上都是务农的,这徐敏之很有可能就是他的曾祖父。

“徐管事,你踏实能干,又很机灵,好好干,以后或许有更大的机遇等着你。”

朱桢笑着拍了拍徐敏之的肩膀,徐敏之激动的恨不得跪下来磕头。

这句话不就相当于王爷以后一定会重用他的吗,他祖祖辈辈务农,家境算不上贫寒,但也是普普通通。

偶然得了个机会到应天府,本想尝试一下经商,结果被人欺骗来管土地,他本来还在懊恼自己怎么又落入了务农的陷阱。

没想到峰回路转,这地被陛下赏赐给了楚王殿下,他就相当于楚王的手下,为楚王办事,还能时刻见到楚王。

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欣喜若狂,差点复刻范进中举!

“王爷,草民记下了。”

他高兴的眼睛都笑弯了,嘴巴完全合不拢。

朱桢放下茶杯,“好了,咱们继续开始弄这个辣椒。”

朱桢把辣椒直接倒了出来,红彤彤的辣椒撒了一地,众人看到都有些吃惊。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红的东西呢,看起来就跟血似的,倒是有些渗人。

但王爷说能吃,应该就能吃的……吧?

朱桢让他们把辣椒籽都取出来,放入水盆内,他们一一照做。

辣椒可不是个听话的东西,这最前面的壮男用手一捏。

呲——

辣椒汁立刻飞溅出来,正好射入了他的眼眶里。

“啊,我的眼睛,好痛!”

壮男顿时丢下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