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灯会(1 / 2)

灯会

骡车刚在老宅门口停好,村里也过来一辆车,是李长山赶着骡车也准备提前去镇上呢。

李长山的岳家,还有李云松的岳家都在镇上,他们也是准备早早的去,到时候在那边住上一晚,明天再回来。

李家去的有李长山两口子和李云松两口子,此外还有他大儿子大儿媳妇,还有他大儿子家的三个孩子。

温萍几人让陈秀英她们也上棚车里坐,大家挤挤更暖和。

陈秀英哪里好意思,最后说让两个儿媳妇领着孩子上去就行了。

她两个儿媳妇也是知礼的,没有自己坐棚车,婆婆在外面吹风的道理,硬是让她跟孩子坐了上去。

多几个孩子倒是不怕,可以坐在大人腿上,多一个大人棚车刚好坐满还不会挤,不然陈秀英也是不好意思上来的。

今天天好,太阳大还没什么风,大家穿的都厚,其实在下面也不会觉得冷。

妇人夫郎们在棚车里说笑,汉子们走着也在聊天。

顾安泽问李云松什么时候开始授课的事,李云松笑着说了句月望之后。

月望之后,也就是过了正月十五之后。

“等明天回来,我爹就会去和附近几个村的村长说,看到时候能收多少学生吧。”

顾安泽笑着道:“咱们这边虽说不富裕,可也不会挨饿,大家都知道念书好,来的人肯定少不了。”

说着顾安泽又问起了李云松夫郎会不会给姐儿哥儿授课的事,李云松看了看牛车上的周韵道:“他答应了,到时候他教哥儿姐儿认字绣花。”

说着李云松还拿出一个绣了鸳鸯戏水的荷包,故意给顾安泽显摆了一下,说是自己夫郎给绣的。

乡下的姐儿哥儿一般会学做衣服,绣花这类太过于精细的学的不多,因为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哪里有功夫绣花啊。除非绣的好能拿去卖钱的,不然太耽误时间了。

绣坊里一个素帕子只要文钱,绣了简单的花草就会翻倍,绣的好的十几文的都有人买。

不过乡下人干惯了粗活,绣东西的手艺都不太行,绣出来也很难卖出去,都是自己绣了自己用。

周韵的绣工不错,若是肯教,估计很多人愿意把哥儿姐儿送来学,这可是能赚钱的手艺啊。

棚车里不光比外面暖和,也比外面更热闹。

说起来灯会,那陈秀英最有发言权:“我小时候每年灯会,都能得好些个灯笼,都是家里的哥哥或是我父亲的学生猜灯谜赢来的,那时候咱们镇上还有舞龙灯呢,不过舞龙灯没有传承下来,已经好些年没再出现过了。”

常云香也道:“我小时候跟着哥哥们去看灯也见过,什么踩高跷啊,燃灯放烟花啊,反正是怎么热闹怎么来。”

“对对,婶子肯定也知道,那时候人没现在富裕,却更加的热闹,现在已经没那种氛围了。”

温萍笑着道:“其实不是不够热闹,是咱们年纪大了,心态也变了,你让孩子们说说,哪个都是期待的。”

陈秀英的大孙子已经十来岁了,对着她道:“我觉得很热闹啊,去年时我还见了一个老大的灯笼呢,本来二叔说给我买的,人家说只送不卖,只要连续猜中十个灯谜就会送,可惜二叔只猜中了七个,没有给我赢过来。”

常云香笑道:“看看,还真是,一个年龄一个观点,咱们觉得没以前热闹了,孩子们却觉得很热闹。”

众人说笑着感受不到时间,没多久就来到了镇上。

李家众人要先回陈秀英娘家,她们邀请顾家人去坐坐,被常云香几人给拒绝了,只说自家还有其它事情呢。

众人先去了福泰酒楼放骡车,秦澈一见众人就是连连的拜年问好,等知道她们是要看灯会的,又说先在这边歇歇,等晚上吃了饭再去逛。

李氏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坐了一路也有些不舒服,常云香几人就陪着她在楼里歇着,顾安泽他们几个汉子先去把要买的东西买了,到时候逛完了灯会就能走了。

镇上的灯会还是比较热闹的,刚刚到半下午,三条主街就被各色挂灯笼的架子占满了,那些卖吃喝的小贩,全被安排到旁边的小街上去了。

本来晚上秦澈想要请顾家人吃饭,不过被顾安泽他们拒绝了。

他们准备边逛边买小吃,今天的小吃可比平时更多呢。

从傍晚开始,三条主街就变了个模样,灯火辉煌,五彩斑斓的。无数的花灯如璀璨繁星般照亮了整个小镇。无数人流成群结队的纷纷来到这里,沐浴在这片温暖的光辉中。

各种造型的花灯令人目不暇接,有传统的龙、凤、狮子,也有各种小动物和吉祥物。每一盏花灯都是精心制作的,细腻的工艺更是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顾家众人刚进入灯会,就被一盏走马灯吸引,这盏灯能够自己转动,一个个被灯光照出的光影,随着转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