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村长这话,赵来福才冷静了点,看看周围一双双充满关切的眼睛,明白这个时候并不是指天骂地的时候,就抹了泪点头道:“谢谢大家了,村长叔,接下来该怎么做都听您的。”
“大家先跟我进屋吧。”
村长招呼每户人家的青壮到一个房间里,神色凝重地道:“接下来我们要抓紧踏上往南边去的路了,大家都回去准备一下,争取明日清晨出发。”
“好。”
“有一点要提醒一下大家,我们这回要去的地方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的脚程,但是我们这样拖家带口的,一个月能到就已经很不错了。唉,在这路上,我们一应吃喝都要消耗,也很难再有进项,所以,大家带上路的粮食和财务要怎么用,回去要好好合计合计,千万不能前头一段日子好吃好喝,后面勒紧裤腰带,饿的都走不动路。”
“知道了村长,我们会把现有的粮食盘算一下,然后分配每天要用的口粮。”
“在路上,我们也尽量找吃的,如果有野菜可以挖,有裂可以打,我们都会尽量补给的。”
“嗯,这是一定,不然光靠我们带的肯定不够。大家手头的金银细软要收好,等到了地方,我们落户置办家产肯定要用到不少钱。”
“好!”
“还有一点,各家的情况都不太相同,咱们一起结伴上路,自然也要相互照应,但也不是说别家就有义务供给外人吃喝,遇到有人家吃
不饱的情况下,我们又该怎么做。”
村长说到这里,众人也犯了难。他们这几户人家里,粮食最多的应该就是杨家了。毕竟他们现在手头有的大部分粮食还是杨家分给他们的。
村长跟他们说这些,应该也就是为了提醒一下他们,不能老是占人家便宜。
陈满仓道:“村长叔,我赞同,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如果在路上有了一些粮食和其他东西的纠纷,难免会让我们生了嫌隙。我是这样子想的,大家伙能够自给自足就最好,如果不能的话,跟别人家借东西一定要写字据,再请村长叔做见证人,一定要有借有还才可以。”
不料,杨家全却摇头道:“我觉得我们四家一起上路的话,要是是每顿饭都分开自己做,反而费时费力,有些东西能在一处做了的还不如一起做,比方说照顾小孩子,打猎,搭窝棚,这些都都需要人手帮忙,还不如每家每户轮流着来,或者每家都出一份力一起完成,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行,那就按照家全说的,咱们吃饭可以在一处吃,但是每家每户都要按人头数出相同的粮食轮流着来做。如果哪家有东西有缺少要借的,还是要写字据,等到了落脚的地方安顿下来就要偿还。”
“至于打猎之类的活计,有些人家的青壮多,身强体壮会打猎,有些人家不会,也不用每家都出一样的人头,如果不会打猎,就做别
的事情代替,像是推车,搭棚子,劈柴之类的。”
“好,确实应该这样。”
“还有一点要注意,这一路上一定会遇到一些没皮没脸的或者小偷小摸的,大家一定要注意管好自己的东西,不要被人骗了去和偷了去。还有,自己的孩子更是要看好。”
商量好了这些事,大家就回去和自己的家人做安排。
杨家平又回去坐推车,众人帮着一起做爬犁竹筐之类的,等到傍晚,该用得上的工具都差不多了。
妇人们会做针线的就凑在一起编草鞋,纳鞋底,做衣服。其实,一个月时间也不长,夏天也不需要什么厚重的衣服,有些短衫短褂就差不多了,倒是鞋子每天在路上走,要多备几双。
赵来福家只有英子跟着大人们一起编草鞋,她娘还忙着安抚弟弟。
吴秀娘和李珍珍女工好,自家准备的衣裳、鞋子也是够的,就帮赵家纳了几双鞋底,还有自家的猪给两个孩子各做了一身短褂。
众人围在一起吃焖小米饭配咸菜,小孩子就加点水熬成粥。
就要赶路了,必须得吃的饱一点才有力气。
男人们坐在外面吃,女人们则带着孩子们回了屋里吃。
杨春泥为了不给大人们添麻烦,就自己抱着小碗坐在旁边一口一口的吃着。奶奶杨老太心疼她,就偷偷煮了个鸡蛋,剥了壳放到了她的碗里。
杨春泥眨巴着大眼睛,看了看周围的几个哥哥,确定他们都没有,就
有些难为情。
杨老太似乎看出了她的小心思,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妮妮吃吧,你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之前又生了大病,接下来又要赶路,你得好好养好身子,我们才不能放心啊。”
杨家几个小子都围了过来。
“妹妹吃。”
“妹妹吃,路上哥哥再去找野鸡蛋,掏鸟蛋给你吃。”
杨春泥心里感动极了,觉得心里鼓鼓囊囊的,前世的她从来不曾拥有过如此真挚的关爱和偏爱。
她把鸡蛋分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