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卖馄饨的老夫妻(1 / 2)

海城政府最近推出了一个竞标项目,就是关于东区老城区的开发。老城区有很多古典建筑,不少地方是网红的打卡地,吸引了不少游客。

政府就是看到这一点,想将老城区再度开发创建成为海城的旅游景点。

消息一出,海城各个豪门世家蠢蠢欲动,天奉集团也在其中。

萧时为了这个项目直接成立了一个小组,由市场策划部门的负责人李静全权负责。

李静既是市场策划部的负责人,也是萧时出国留学时的学长,五年前留学归来就在天奉集团任职。

他性格稳重,能力卓群,为天奉集团的发展壮大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深得历任董事长器重。特别是萧时夺回萧家继承人之后,他更是成为了萧时的得力干将。

这天,萧时和李静以及项目组的组员一起来到老城区考察。

老城区作为记载海城历史的地方,风景很独特,一派萧索静谧,古建筑穿插其中,和其他地区的高楼大厦,繁荣喧嚣大为不同。

萧时一进去,就被一座桥所吸引,那是一座木桥,年代久远,但是却很坚固,无不彰显着当初建桥人的智慧。

他走上了那座桥。

安静地斜倚在桥栏上,目光悠远地凝视着桥下静静流淌的溪水。

这条溪水并不汹涌,所流的河道却曲折蜿蜒,似乎在向无尽的远方延伸。

河岸边,形状各异的石块和小鹅卵石散布在旁,为这宁静的景色增添了一抹活力。

溪水轻柔地流淌着,偶尔绕过一些高耸的岩石,激起一圈圈细腻的泡沫盒回旋。阳光洒在河面上,洒下一片五彩斑斓的光影,与溪水的潺潺声共同编织成一曲轻柔的乐章。

萧时站在那里,仿佛被这一切深深吸引,轻轻地抚摸着桥栏,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香的味道,令人心旷神怡。

随后,他缓缓地向桥的另一边走去。桥的另一边似乎已经远离了现代的文明,一条清幽的石板路向前延伸。

路的一侧是茂密的竹林,另一边是一座小山,山上种满了木芙蓉,还没到木芙蓉开花的季节,一片郁郁葱葱。

他站在桥上,眺望着这片宁静而美丽的风光,心中也充满了宁静。好像这一年来所经历的各种惊心动魄都渐渐远去。

走过了桥,他回头看了看桥头,旁边立着一块碑,上面刻着:“风雨桥,李立明1990年携白灵村村民重建。”

他微微皱眉,眼前好像出现了这位叫李立明的人带领着村民建桥的过程,心想:“他为什么要用木头建桥,不用水泥呢?木头多不实用,还容易坏。”

一行人又走了走,这里的居民房要不是民国时期留下的老房子,要不就是六七十年代的楼房,显得破败,住在这些房子里的人大都是老人,偶尔也有一些小孩子,年轻人大都离开了。

午后的阳光明朗而炙热,海城的五月,已不再是凉爽的季节。

同行的女同事方莹和李曼打开了遮阳伞。

萧时不由自主的放慢了脚步,慢得不能再慢,他的额上已沁出了汗珠。

前面,有一家馄饨店,有一个老人在招呼着客人。

这个老人他认识,是他以前读初中的时候,在校门口开店铺卖馄饨的老人沈老爹。

他和谢欣然的认识,就是从这位沈老爹的馄饨店开始的。

有段时间上学的时候他坐私家车在馄饨店门口经过,总能看到一个女孩在馄饨店帮忙,她熟练地招呼客人,给客人端馄饨,收拾桌子碗筷。

一开始他以为她是沈老爹的孙女,直到在一次萧家的宴会上,谢家夫妇带着自己的女儿前来赴宴,他才惊异地发现谢家女儿就是在馄饨店帮忙的女孩。

一个富家千金居然屈尊降贵去小食店帮忙,这让他大为震惊,随后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兴趣。

熟悉了才了解到,谢欣然之所以去馄饨店帮忙,是有一次她嘴馋馄饨店的馄饨,就瞒着家人去吃了一碗,吃完之后才发现没带钱,沈老爹非但没有生气,而是笑眯眯地说请她吃。

事后她很感动,想给沈老爹几倍的钱,但是他拒不接受。

谢欣然看到只有他和妻子沈大娘一起经营馄饨店,经常忙不过来,灵机一动,就在空闲的时候主动到馄饨店帮忙,整整帮了两个多月才停止。

在这期间,她和沈老爹和沈大娘建立了祖孙一般的关系。

谢欣然的出现打破了萧时对豪门世家小姐的刻板印象,她没有阶级身份的观念,也不觉得自己身为谢家千金是多么值得自豪骄傲的东西,从不仗势欺人。

这些观念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开拓了他之前不曾有过的眼界。

和谢欣然交好后,萧时也经常跟着她到沈老爹的店铺里吃馄饨,就算后来上了高中,离得比较远,两人还时不时约定到馄饨店吃馄饨。直到大学去了外地,再加上出国留学,学业繁忙,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