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秀从桂花婶子家回来以后,先去了秀珍婶子家,准备叫姜蕊一起去上工了。
秀珍婶子这会儿在腌那块肉,姜蕊则是才醒,在洗漱呢。
看姜蕊穿了一身粗布麻衣,没穿前天下乡的时候,带来的那件布拉吉小裙子。
估摸着是秀珍婶子教了,不然昨天睡觉还穿着的确良的衣服呢。
等到姜蕊洗漱完了,吕秀秀两人就跟着秀珍婶子往晒谷场的方向去了。
秀珍婶子虽然管做饭,但是也不能全部不管地里的活。
她打算是做一半,然后就去做饭了。
做大锅饭不比一般的做饭,没点时间和力气是做不出来的。
至于去晒谷场,是因为大家的农活,都是在晒谷场分派的,分派完了就往各自的地上去了。
到了晒谷场上,秀珍婶子就让吕秀秀跟姜蕊去知青那边了:“这些年知青是单独一个小队的,你们先去知青那。”
吕秀秀和姜蕊点点头,往知青的方向去了。
知青们虽然是一起来的,但是很明显是分了几派了。
老知青们自然是不必说,站在了一起,而新知青则是站了另一堆。
不过这新老知青,也不都是团结的。
老知青里,沈平江是游离的,跟大家都差不多的保持距离。
而男知青和女知青都分了两拨,女知青里闵晓菊和沈艳君不是很合得来,中间就夹了个胡晓了。
至于另一边的新知青,宋雅正巴不得贴上林国安了,也不管男女知青分了两拨。
而其他几个新男知青,都不愿意跟林国安两人靠得近,而林招娣想和大家都打好关系,就站在中间了。
潘红林也不愿意丢了老知青的人脉,站在新老知青之间。
林招娣和潘红林见吕秀秀来了,就招呼两人往他们那边去。
吕秀秀一看,这站位正好,女知青被男知青夹在中间了,自己也不好站外面去了。
潘红林让吕秀秀两人,站林招娣和她之间,吕秀秀才不要跟宋雅正离那么近呢。
于是,吕秀秀就夹在了新知青和老知青之间了。
跟吕秀秀站一起的,是老知青之中的胡晓。
胡晓给吕秀秀点点头打了个招呼:“吕知青早!”
吕秀秀也给几个老知青打了招呼:“胡知青早,闵知青、沈知青!”
几人都给吕秀秀点了点头,表示看到了。
沈艳君作为知青里的老大姐,不仅给吕秀秀打招呼,还主动关心吕秀秀两人。
“吕知青,姜知青那个,在老乡家住的还习惯吗?要是不行的话,还是搬回咱知青院,你们的房子起好了之后,再搬出去也是一样的。”
知道沈艳君大概是出于好心,但是吕秀秀的确是不打算搬回去了,只是摇摇头:“没事,秀珍婶子人很好,住的也挺习惯的。
“只是在人屋檐下,到底还是有些不方便的,不然各位老知青这么照顾我们,我们理应请你们吃顿饭的。这样,等房子起好了,我再来邀请你们吧!”
这知青院的关系,吕秀秀也没打算完全放弃,反正干活的时候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倒也不好闹的太僵。
知道吕秀秀没有回去的打算,沈艳君便也不打算多劝了,就开口道:“放心,别人不敢说,我指定是得带着份大礼去,给吕知青姜知青庆贺一下的。”
吕秀秀和姜蕊都表示谢谢。
只是宋雅正在另一边,看吕秀秀和沈艳君就不大顺眼了。
应该说,看谁都不是很顺眼。
特别是,沈艳君自诩知青大姐,结果也没见她多照顾着自己。
加上又跟和自己有仇的吕秀秀来往,更是罪加一等,宋雅正简直恨得牙根痒痒。
她都不想想,没有沈艳君的劝说,她能住进西屋吗。
这年头谁都不容易,沈艳君能做到这地步,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难不成,沈艳君还得拿她自己的粮食,给宋雅正吃不成?
反正这些事,大家也都不知道,几个知青打了招呼以后,就等着大队长来分配生产任务了。
没一会儿,大队长就爬上了晒谷场边上的一颗不大的树上,几乎是喊着给众人分配了任务。
按照任务分配,男知青和男人,都要去田里翻地,女知青和村里的女人,在晒谷场把稻谷铺开来晒谷。
听上去,男人女人的活差了很多,男人翻地能累死人,女人把稻谷铺开就完了。
实际上也不是,晒谷子除了铺开谷子以外,还得趁着有风的时候,把谷子扬起来,让风把谷皮和灰尘吹掉。
这个活得一点点来,做起来是又累又繁琐。
而且万一没风,就得靠人工吹风。
另外,大队长又点了几个人,是负责育苗的,要赶紧把秧田种出来,不然赶不上夏种。
最后,就是点了几个人,这几个人负责在田里和晒谷场这边记工分,另外还有一些杂活,也分派了人去干。
本来吕秀秀还想,自己应该是晒谷子的,准备跟大队长说一下,调去翻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