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来历(1 / 4)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2788 字 4个月前

第386章来历

质疑归质疑,不过林副主任还没有反悔的意思。

他在码头上干了这么多年,什么样的船没见过?

比乌篷船大不了多少的单桅帆船,那玩意儿看着就让人捏一把汗,生怕被风吹翻了。

还有人们从四川江安砍了竹子后扔到江里,再在入江口扎成竹筏、然后放入江水中顺江而下的竹排,上面还有放排人建的小房子呢,过三峡那么危险,不也照样走。

(江上的竹排、木排屋,那个小的就是单桅帆船,开始修大坝以后就没了)

跟那些稀奇古怪的船、筏相比,卢家湾这条船它好歹还是条船,看上去四平八稳,似乎还挺能抗风浪。

刚才不过是他好些年没见过这么“复古”的船,不免有些惊讶而已。

毕竟经过这十几年船舶的更新换代,这种船在江面上已经不常见了。

……

这次卢家湾过来的人有6个,杨书记、叶树宝、安全和张文良,另外就是两名负责开船和挑担子的运输队队员。

杨书记虽然是个讲原则的人,却也不失灵活变通。

给个人送礼对他来说那是禁忌,可是给即将合作的大单位送点礼物,那便是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友好往来,任谁都挑不出毛病。

现在也晚了,咱们先找个地方吃饭,再到招待所休息一晚,明天跑完那几家再回去。”

走出客运站门口,陈凡看了看几人,笑道,“本来卫生处的周姐想让我今天去那几家医院和卫生学校,不过为了跑客运站和码头客运公司,特意安排到了明天,所以今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坐公共汽车到了码头,他们先帮陈凡把两担礼物挑上来,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哦,原来是男的和男的跳,女的和女的跳,那没事了。

办完这些事,时间也到了傍晚。

不过陈凡倒是没在意,嫌弃农民兄弟的城里人多了去,他们算老几?

还好他练过,立马屏住呼吸连退两步,重新回到站台旁。

就拿烫头发来说,最早在76年底,bj王府井四联美发馆就开始偷偷恢复烫发,转年夏天,也就是77年5、6月份,正式公开烫发业务,收费4毛钱一次,当时还引得好多外媒报道。

看看这里,城市就是不一样,宽敞的大马路两旁,天还没全黑就亮起了路灯,前方不远处的小广场上,有打篮球、打羽毛球、乒乓球的,有人拿着象棋捉对厮杀,也有一片专门开辟出来的“跳舞池”,一台双卡录音机放着舒缓的音乐,一群青年在那里跳舞?

结果还没走到车门口,售票员就“砰”地一声关紧车门,司机与她配合得天衣无缝,弹射起步就飙了出去。

张文良和安全倒是想在地委住一晚。

可是只要回去住,这几块钱就能省下来,能省则省嘛。

陈凡赶紧将担子打横,汽车从眼前飞过,卷起一阵尘土并留下一串尾气。

有没有搞错啊,这才77年,云湖这种小地方就有人公开跳舞啦?

看到这一幕,陈凡一时连杨书记的话都忘了回,瞪大眼睛扫视。

(探照灯底座,装上灯就能照很远)

顿了一下,杨书记又说道,“今天带来的东西,还剩了两担,干脆都给你留着,待会儿你找个车,拉到卫生处去,人家帮了这么大的忙,咱一点表示都没有可不行。”

从候客厅出来,陈凡先将林丽雯送上三轮车,让她先回单位,随后便带着杨书记他们,又去了上午去过的三家客运站,既是签约、也是拜访送礼。

接下来自然不用多说,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双方顺利签订了租约。

不过现在打通了地委的销售渠道,以后每天都会有人往来地委,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可就不好说了。

这不,热闹的夜景深深吸引了还是青年人的张文良和安全,差点都挪不开眼睛。

(就是这个)

所以在吹倒春寒之前,群众生活其实挺丰富的。

旁边的张文良和安全见陈凡也劝不动,只能死心地跟着回去。

一担东西我还能挑走,两担?

没办法,还是坐车吧。

明天开始,码头出口云湖土特产商店旁边的一间40平米的门店,便归卢湾熟食店使用,另外还在候客厅里面新添了一个摊子,圆满完成预定任务。

相比之下,这种同性之间一起跳的交谊舞根本就不算什么,在不少单位的工会活动室里面,还有专门的异性相亲舞会呢。

这是被嫌弃了?

而且今天那船反正是要回去的,明天一早也要过来地委送货,既然如此,又何必花那个冤枉钱呢,他们几个人住一晚,再加上吃饭,少说也要六七块吧?

其实从今年开始,这几年的小青年们的小日子过得挺潇洒,甚至在饭馆里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