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晏君之前因为要备战府试,后来又一直考试,陈晏君父子二人都是青云客栈和府试考场两点一线的生活。现在,府试结束了,陈晏君和父亲陈河决定好好逛逛这临安府。
陈晏君父子二人都是第一次来临安府,但是却对临安府的繁华美丽早就有所耳闻。既然来了,时间又比较充足,当然要好好的逛一逛,长长见识了。
陈晏君父子二人刚要走出青云客栈,就看到了陈晏君私塾的同窗赵聪同样要出去。
这个时候赵聪也看到了陈晏君父子俩,率先说道:“伯父,晏君,你们这是要去哪?”
陈晏君看了一眼父亲回答道:“我们也不知道要去哪,准备随便逛逛。”
赵聪听到陈晏君的回答说道:“我也是第一次来临安府,也不知道去哪里,不知我可否跟你们同行,伯父,晏君,你们意下如何?”
这次回答赵聪的是陈晏君的父亲陈河:“你是晏君私塾的同窗,也是晏君的好友,如果不嫌弃,当然可以跟我们一起出去逛逛了。”
赵聪听到陈晏君父亲陈河的回答,连忙拱手道:“多谢伯父允许小子同行。”
陈河看到赵聪的动作连忙摆手说道:“没有那么多的礼,你是晏君的朋友嘛。”
就这样陈晏君父子俩和赵聪以及赵聪带的小厮一起离开了青云客栈。
走出青云客栈后不久,陈晏君和赵聪商量了一下,觉得这样漫无目的的闲逛不太好,决定花点钱找个向导,让向导带路去临安府的一些著名景点看看,这样也可以避免他们因为“人生地不熟”而要走一些弯路,浪费时间了。
对,古代也是有向导的,根据考证它最早是从“响导”一词演化而来的,“响导”这一称谓在我国古代是军队中的一种专门名词,《孙子兵法》中就有“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响导者,不能得地利”的记载。
古代的向导通常被称为“向导”或“乡导”,这些术语在历史文献中广泛使用,指代那些为旅行者或军队提供引导服务的人,强调了在军事行动中向导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称呼不仅用于军事行动,也用于古代的旅游和探险活动中,其中“向导”负责引导人们通过复杂的地形或寻找特定的目的地。
现在陈晏君一行人要找的就是带领他们游玩的向导,类似于后世时候的导游。其实陈晏君父子俩进城的第一天,城门口就有向导。他们专门等候在城门口,只要是有人进城,他们就会自发的围上去,推荐自己可以为他们引路。
只不过那个时候对于陈晏君父子俩来说,一方面他们那是第一天到达府城,舟车劳顿,有些疲惫,只想尽快找家客栈入住,休息休息,而驾车的车夫又有知道去府试考场附近客栈的路怎么走,不需要找向导。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当时并没有游玩府城的想法,也就不需要找向导了。
当然,也是有一些向导围在青云客栈附近等候的,他们等的是为想要出去游玩的人提供“导游”服务。
因此,只要给他们一些银钱,他们就能带客人去想要去的地方。因此,陈晏君他们一行人从围在青云客栈附近的一堆本地向导中,选出来了一个看着眼神还算是清正且穿着也相对比较整洁的李姓向导。
李姓向导建议他们既然是第一次来临安府,就应该到“青禹湖”去看看,这“青禹湖”是临安府比较有名的湖泊,很多外地来的读书人都会到青禹湖游玩一番。
从青云客栈到青禹湖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只是凭借走路一方面来说会很累,另一方面来说也可能因为一些问题,比如欣赏美景太入迷了,而在天黑之前赶不回来。因此,赵聪让小厮回青云客栈,让车夫驾马车出来,他们一行人乘坐赵聪家的马车去青禹湖。
对,赵聪是坐他自家的马车来的府城,原本他也邀请了陈晏君同行,不过陈晏君拒绝了他的邀请。虽然与赵聪同行能省下一些钱,但终归还是有一些不方便,因此才去了新城县车马行,租了一辆马车。
马车从临安府城出发,走了将近一个时辰,青禹湖终于到了。
陈晏君看着眼前的湖泊美景,心道,后世的时候像这样的旅游景点肯定有价格不菲的门票,不过,在现在所处的古代游览这样的有名的山川湖泊、峡谷名胜是不需要花钱,更不要购买门票的,这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否则也不有那么多有名的诗人游山玩水,写下如此多的脍炙人口的诗词了。
古代由于交通不太发达,人们也没有身份证之类的证件,去一些比较远的地方都需要到官府开出行的路引,没有正当的理由或者适当的钱财,官府是不会给开路引的。陈晏君的路引就是因为要来临安府参加府试才开的,就这还给了县衙衙役60文钱。
更何况当朝的统治者也是希望百姓安心留在户籍所在地生活的,毕竟他们一来要种地,二来如果大量的人外出,也会带来一些“暴乱”。
因此,能到处游玩闲逛的都是那些“有钱有闲”的读书人。去游玩的人少,官府当然不会花精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