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决战来临(2 / 3)

表示前方有山林树障,需要开路;举红旗,表示前方有烟火出现,需要防范敌人火攻;举白旗,表示前方出现敌兵,需要我军集结应战;举黑旗,表示前方出现水源,需要做好相应准备;举黄旗,表示前路无碍,畅通无阻,可以放心行军。

到了战场上,统帅根据战场变化,通过对不同颜色旗帜的运用来指挥各营协调作战。

在排兵布阵上,不同旗帜的组合代表统帅要全军布置不同的军阵。

列阵完成后,当统帅命令五色旗帜全部举起,五营将领就要全部按照战前指定位置摆好阵型,严阵以待;当统帅命令除了红旗之外的四色旗帜都落下,前营就要准备听取号令指挥变动;当统帅命令除了白旗之外的四色旗帜都落下,右营就要准备听取号令指挥变动。

此时,映入众将官眼中的自然就是五色旗帜不断往前点,这代表着全军进攻的意思,还有这隆隆的战鼓声,绝对不会错的。

战鼓敲击很有节奏感,这也是只会步卒进攻的一个信号,步卒需要按照鼓点前进,一个鼓点就是前进一步,不能多也不能少。

主帅之所以还要控制步卒的进攻节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需要控制军阵进退节奏,特别是在进攻的时候。

要是主帅一声进攻,下面士卒就死命往前跑,可能跑到地方队列前的时候就已经精疲力尽了,又哪来的力气砍人。

所以他们往往会指挥步卒以一个速度前进,能保存体力的方式进攻,知道攻到对方近前,鼓声才会变得密集起来,这代表的就是冲锋的信号。

用军鼓传达命令,一开始就要用密集的鼓声,这是为了提醒各方的将官注意,随后的鼓点就是进军的信号。

确认命令无误后,军阵中的将官这个时候自然只能按照军令行事,原地防御的明军军阵再次开始往前移动,一步步,伴随着鼓点开始踏入了鞑子军营。

明军进入营寨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鞑子万户耳中,他随即带着剩余的一个千户也赶到了西营。

这里的鞑子已经投入了两个千户的部队进行拦截,他们分成无数个小军阵对着明军抛射箭雨,阻拦他们的进攻。

只是很明显,效果不大。

鞑子万户这个时候嘴角勾出一副冷酷的笑容,随即向旁边的千户下达命令。

那千户领命后马上转身就跑,身边几个随从也是跟着快速往回跑。

当明军破开残余的低矮栅栏进入鞑子营寨后,并没有马上继续前进,而是重新布置阵型,最突出的就是前排除了刀盾手就只剩下手持鸟铳的铳手,紧接着是长枪手,他们身后才是弓手队伍,后面他们的任务就只剩下按照队官口令向前方某个方向抛射箭雨。

临近的几个帐篷已经被完全烧毁,使这里成为了一大团空地,远处还完好的帐篷附近则密布这鞑子弓手,隐隐绰绰间,眼力好的还会发现帐篷后面似乎出现了骑兵的身影。

“魏大人,现在就开始吗?”

明军阵后,田世威小心的问道。

“等鞑子骑兵冲一波,打退他们后再命令左右两军向两翼扩展,争取在这里围住他们。”

魏广德头也不回的看着前面的鞑子军营回答道:“看样子他们想要用骑兵把我驱赶出去,呵呵......”

到这个时候,魏广德嘴里发出一阵轻笑,因为就在刚才,他又想明白了一件事儿,或许很多东西没有亲身经历是感受不到的。

书上得来终觉浅,古人都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远比看书强很多。

以前魏广德已经明军冲进去以后可能会顶不住鞑子骑兵队的压力,被追杀着从军营中冲出来,可是就在刚才魏广德才想到,鞑子如果从是营寨里往外杀,确实可以做到骑兵集中冲击,冲击力也会非常强,可是只要能扛下来,接下里就不是骑兵说了算。

在营地里奔马,可不是在营外平原大坝上随意往来,纵横驰骋。

营地限制明军应变的同时,其实也限制了鞑子骑兵的机动。

“只要我们能顶住他们第一波骑兵攻势,你马上就让左右两军向两翼扩展,争取在这里包围他们,围歼他们。”

魏广德这个时候有点意气风发的说道。

好吧,之前把鞑子想的很高大上,以为他们会在明军偷袭后集体上马,和明军玩“放风筝”的游戏,后世魏广德玩过电脑游戏,自然知道打BOOS是怎么干的。

硬顶,那只有死路一条。

没想到,鞑子居然和明军玩起步战,多好的机会啊。

现在魏广德最希望的就是鞑子来一场反突击,只要顶住了,当推他们,顺势就反扑进去围住他们。

“让后军跟上,在缺口这里用战车围上一圈,防备鞑子从前门出来包抄。”

虽然一切看似很好,但是魏广德还是谨慎考虑,报后路稳住再说,别真被鞑子从前门转出来杀他们一趟。

“进攻的时候,要的是速度,营区就这么大,那些战车就别推了,影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