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纽约的王一(1 / 4)

“龟龟,这就是纽约吗?京城跟这一比确实像个大一点的乡下啊!”

以一张本杰明开路,海关检查的美国警察也没有在王一,李天然和端木瑛的华人身份上搞手脚,当然,也是因为有钱包,呸,钱博尔钱公子和亨德勒这两人在前面领着的原因。

倒是王一借着上厕所的缘故,又回到船上换身衣服换张脸,用十美元开路,将自己的另一个身份约翰·威克也送到了纽约的土地上。

这个流程走完,有着出生证明的约翰·威克就是一个真实存在于纽约这座城市的美国人了。

弄完这套流程回来的王一,一回来就看到端木瑛和李天然张大嘴巴,站在码头上,望着这座国际大都市,一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模样。

他们这表情王一也能理解,说一句不客气的话,站在20世纪前中期的京城去看同一时期的纽约,王一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这个时代的很多国人看到这一幕的心情:绝望。

两个大国之间的城市对比,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天一个地,尤其是在20世纪早中期这个阶段,这种绝望感最是明显,是那种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到底要怎么努力才能达到对方城市发展水平的无力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京城最高建筑前门楼子:45米。

而在纽约这边呢,一座381米的帝国大厦就足以傲视群雄,更别说其他建筑还有可以当作奇观的自由女神像了。

从王一他们的角度望去,摩天大楼比比皆是,公路上来往的汽车密集,道路两旁的行人穿着风衣,戴着软帽。衣着干净,脸上没有菜色的报童在卖着报纸。

巡逻的警察手里拿着木棒在那指挥着交通,码头对面街道上开着各式风格的餐馆,烤鸡,热狗,冰激凌什么的就这么摆在那里。

在他们后边的码头上空,还有一架飞机正在低空盘旋,鸟瞰纽约全景。

所见之处,皆是一片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气象,这句在这里真就不是什么贬义话语,实实在在的褒义。

看着连作为修行人的端木瑛和李天然都无法掩饰自己内心情绪而表现在脸上的表情,王一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崇洋媚外了,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因为他们真的见到了世面,也被这种降维打击带来的时代落差感崩了心态,选择了跪下,甚至还无法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不跟着跪下。

以前王一不懂他们为何会这样,但现在懂了,理解并尊重,但只要他们敢阻挡自己,那也只有一个字:杀!

因为不是只有选择跪下这一条路,两千多年前的汉高祖和霸王项羽已经用两句话给出了答案。

‘大丈夫当如是也!他日,彼可取而代之!’

一旁的钱博尔和亨德勒也很享受此刻端木瑛和李天然在看到纽约的模样,这也是他们非常有信心王一最后会选择加入贝希摩斯的原因,只可惜他们失望了,王一没过多震惊,相反还给他们一种这家伙好像就是住在纽约的错觉。

“咳,惊讶也惊讶够了,下巴收收,这么多人看着呢。”

“啊?哦,一哥,你就没点表示或者感觉吗?”

被王一干咳几声打扰,端木瑛和李天然这才收敛自己的失态,对于王一这般淡定更是不解,眼下这场景,他们敢保证就是老天师张静清,大盈仙人左若童来了也遭不住。

“你们已经替我表示过了,而且在来之前,我就已经被人打过招呼了。”

“招呼?”

两小只还在疑惑之际,王一就行怀里掏出几份电报和几张黑白照片,递给这两小只看。

这几份电报和黑白照片自然是来自民国十四年年末就已经出国留学的名门陆家子弟,陆谨的堂兄陆光达。这几年,来到美国麻省攻读的他也没有跟王一断了联系,每一年都会给王一发上五六份电报,偶尔也会寄信加上几张闲暇时间放松下来出游时拍的美国一景。

信件内容不多,就是说了一些在美留学期间的不爽利和愤慨之语,还有就是表示自己一刻都没忘自己当初立下的誓言。

王一也会给他回信,发电报,说一说自己在这边又闹腾了什么事。

他跟这位陆光达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风筝和牵着风筝的人,远在海外的陆光达需要有个人来告诉他他的坚持都是有意义的,王一就充当了这个角色。

只是陆光达没想到自己还没学有所成呢,王一这边就已经漂洋过海来找他唠嗑了。

不过一个在麻省,一个在纽约,差的还是有些远。

钱博尔和亨德勒也没想到王一竟然还有朋友在美留学,还是在麻省,没能从王一脸上看到跟端木瑛和李天然同款惊讶表情的两人一时间有些小失落。

但失落归失落,事还是得办。

确认一行七人都没啥问题后,就先租了个车去电报局,发一封远洋电报给大洋彼岸的家里人报个平安,接着就要在唐人街分道扬镳了。

因为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