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个时辰后,伴随着一阵锣鼓唢呐声,以及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接亲的队伍来了。
农村小地方,没有给新郎倌堵门这一习俗。这个接亲,新郎只要下了马,静候在门口即可。
听到接亲队伍来临,沈知文作为家族长子,亲自在门口点鞭炮,表示新郎倌来了,新娘子的娘家人该准备准备了。
于是,沈知礼,沈小龙,沈小虎,还有郭正三兄弟,以及沈桂花的几个孙子,和朱氏的娘家侄儿们分站在院子两侧,做好出发准备。
沈知华则进去房间,轻松将凤冠霞帔的沈小菊给背了起来。喜娘一边叮嘱沈小菊出了房间门,千万别回头,一边打开了一把大红伞。
沈知华现在瘦了不少,体力不错,加上沈小菊身形苗条,因此背起来倒也不觉得吃力,沈知华噔噔几步就走了出去。
新娘子出嫁的时候,有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脚不能沾地。因此必须由本家哥哥背着出门上花轿,如果没有亲哥,那堂哥表哥也是可以的。
“别走那么快,新娘子快哭,快哭。”喜娘见沈知华大步离开,连忙拽住了。
“啊?我今天高兴,哭不出来。”红盖头下的沈小菊闷闷地说。
虽然嫁去了一个新家庭,但夫家和娘家离得这么近,徐麒都说了,以后她可以随时回娘家,因此她压根就没有悲伤的感触。
喜娘撑着红伞,见这个新娘子这么直,于是凑过去低声说道,“不需要你哭出眼泪来,你随便哀嚎几句得了。”
沈小菊只得扯着嗓子喊了几句,“爹,娘,女儿舍不得你们。谢谢你们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女儿不孝,今天要嫁人了。以后我一定会常回家看看,一定会好好孝顺你们的。”
听到沈小菊这突如其来的哀嚎声,沈小荷又撞了撞郭小青的胳膊,“看见没?准新娘,你该学学。”
沈小菊喊话后,沈定柏和朱氏上前,说了几句要孝敬公婆,侍候好丈夫的话后,便摆手让她离去。
待沈知华背着沈小菊出了院门口,原本等候在旁边的沈小龙众人,立刻偕同其他送亲的人员一道出去。
来到大红花轿前,喜娘掀开花轿的门帘,等沈小菊进去后,才能合上红伞。接着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专业术语,寓意就是新娘子今天出了娘家门,便是夫家的人,以后要相敬如宾,好好过日子之类的。
沈小荷作为现代人,听到这些陋习,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不过在古代,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夫家为尊。
今日一过,沈小菊嫁给徐家,以后她的名字前面会冠上丈夫的姓。外人要么称呼她为徐家大少奶奶,要么称呼她为徐沈氏。
徐麒笑吟吟地看着沈小菊上了花轿,对着跟随而出的沈定柏和朱氏行了一个大礼。
欢快喜悦的锣鼓和唢呐声再次响起来,待徐麒上了系着大红绣球的高头大马后,沈知文再次点燃了一串长长的鞭炮。
鞭炮声一响,便意味着徐家接亲成功,沈家这边的送亲队伍上场了。
徐麒见到那送亲队伍的规模后,吓得不轻,除了那些负责担嫁妆,挑子孙桶和双喜红被子的人员外。站在最前面的,是差不多二十多个大舅哥和小舅子。
这也是当地的一大习俗,新娘子进门那天,得由娘家兄弟保驾护航,只要是哥哥,不管是表哥还是堂哥,通通要一道送亲。
一来证明新娘子在娘家身份金贵,备受重视。二来也是告诉新郎倌,看看吧,我娘家有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徐家方向走去,因为距离不远,所以大家便按照先前说的那样,稍微放慢脚步,不至于三两下便完成这一仪式。
徐家是城西镇首富,徐麒作为年轻这一代的老大,成亲是大事,自然风光隆重,因此道路两边站满了围观者。
徐麒自上马后,便一直行礼作揖,接受着众人的祝福,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消失过。
花轿四周站着四个家丁,他们的左手都搀着一个沉甸甸的篮子,里头装满了糖果,红枣花生,桔子,还有铜板。这些东西分别寓意生活甜蜜,早生贵子,吉祥如意,以及大富大贵。
他们慢悠悠地往前走,右手从篮子里抓了一大把东西,而后开始往道路两边撒。
人群立刻沸腾起来,笑声,欢呼声,说话声,通通汇成了一片。
“天哪,我的脸被铜板给砸到了。哈哈,太幸运了,希望能沾沾徐大少爷的福气。”
“徐家真是出手阔绰呀,竟然砸这么多铜板出来。往常那些大户撒礼,大多数是花生红枣和桂圆,最多弄一点点铜板。”
“不过我只捡到四个铜板,啧啧,要是多来一点就好了。亏得是城西镇首富,不多弄几篮子铜板出来。”
“切,你就知足吧。白捡四文钱,你还嫌东嫌西,你也不看看周围多少人。”
“喂,要不我们跟着这送亲队伍一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