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制作河粉(1 / 2)

凌晨,天还没有亮,周家所有人便起来了。

杨氏先把浸泡了一天的大米捞出来,而后按照大概的比例加水,并放了少许盐。周氏则拿着个小勺子往石磨的磨眼里加水。

周文和儿子周子平承担了推石磨的活儿,父子俩年轻有力气,加上银钱的诱惑,根本不觉得累。

另一边,刘氏已经生好火了,大锅中的水在咕噜咕噜地沸腾着。

至于大妮二妮沈小兰等人,则齐刷刷地坐在一旁,看着沈小荷忙活。

“哈哈,你们几个别这样盯着我,我会有压力的。”沈小荷见大家一直盯着自己,忙道。

其实这些做粉条和河粉的制作工艺,她也之前在抖视频和快视频上看过,自己虽然没见过猪跑,但猪肉还是吃过滴。

她先是用勺子舀了几勺磨好的米浆,倒在洗干净的竹簸箕上。而后双手拿着竹簸箕上下左右摇晃,使米浆能均匀摊开。

接着,便把这摊了一层米浆的竹簸箕放在大锅上,隔水蒸。

同时,她又取了另外一张竹簸箕,依样画葫芦,还是舀了几勺米浆倒在上面,均匀摊开,不过这一次她特意少放了一勺米浆。

“妈呀,怎么这么累?”不过才弄了两回,沈小荷便觉得肩膀有点酸了,不知道电视上那些人是怎么能做到一天重复上百次这个的动作。

灶膛里的火被烧得很旺,可以听得到锅中的水在“咕噜咕噜”地沸腾着。

前后大概两分钟时间,沈小荷估计这蒸的粉已经熟了,于是打开了锅盖。果然,这竹簸箕上雪白的米浆已经变得接近透明了,因为蒸汽的原因,在鼓着泡呢。

“哇,熟了熟了。”大家一看,立刻激动起来,竹簸箕蒸东西,这还是第一次见呢。

沈小荷满怀期待地把竹簸箕端上来,而后轻轻把这蒸熟的粉皮揭下来。

“唉,失败了。”沈小荷一摸这粉的厚度,直接说道。

大家试着吃了一小口,发现这米浆蒸出来的粉很柔软,很是容易消化,于是说道道:“小荷,我觉得这吃起来不错呀,比面条好吃。”

沈小荷摇头:“那是因为你们没吃过正宗的河粉,这米浆多了,蒸出来的粉会厚,吃起来影响口感。”

静待了一会后,沈小荷把第二把竹簸箕取了出来。这上边的粉同样晶莹剔透,鼓起了大泡。

“哈,这个还行,不错。”沈小荷揭开这薄薄的粉皮,满意地说。

她把粉皮摊开在干净抹油后的案板上,而后在粉皮上刷了薄薄一层油,防止粘连。

既然已经掌握了,一张竹簸箕应该弄多少米浆最合适,所以沈小荷便不再拖拉,直接开干。

当然,理想是很丰满的,现实是很骨感了。不过才做了几张粉皮,沈小荷便觉得肩膀酸透了,只能让沈小兰她们几人替换着来。

至于周文和周子平,很快便把大半桶大米给磨成了雪白的米浆。

见这米浆还真能用竹簸箕蒸出粉皮来,更是惊喜无比。

当蒸了十多张粉皮的时候,沈小荷便拿起刀,将叠在一起的粉皮给切成一指来宽的长条。因为先前每做完一张粉皮的时候,上边都抹了一点油,所以这切好的粉条可以轻松揭开,完成不会因为粘连而导致断裂。

而这时,天已经亮了,刘氏按照沈小荷说的那样,把那些切好的河粉拿去厨房做炒河粉。做法也很简单,除了油盐外,还加了点酱油,另外加了四个打散的鸡蛋。

这时候,大妮二妮也把昨天做的红薯粉条给收了下来,装在箩筐里里,因为昨晚风大,这些粉条都是半干为干的状态,可以继续晾晒,也可以直接泡一下就煮。

因为介于干与不干的状态,所以沈小荷特意交代了沈小龙和周子安,一会他们和李掌柜说一声。

吃过早饭后,周子安和沈小龙沈小虎,以及沈知华,一道坐着马车去镇上。

这是他们第一次送货,所以有点小激动,尤其是沈小虎,更是默默打起了草稿,看看一会儿该怎么和李掌柜沟通。

四人到了清风酒馆后,因为来得早,这里头并不怎么多客人。

李掌柜一见这四个书生打扮的男孩儿,抬着满满一筐的粉条,直接说道:“咦,小荷今天没来,是你们呀。”

接着,又说道:“这些粉条半干未干,就算八文一斤吧。哎,这个白白的又是什么?”

“这个叫河粉,也可以拿来炒煮拌。这种粉容易消化,就算是老人小孩或是病人,都挺适合的。同样可以晒干,干粉煮之前用温水泡一会就可以了。小荷说先带两斤过来给你试试,看看你觉得怎么样。”沈小龙说道。

李掌柜然后便把红薯粉条拿去称重,并扣除箩筐的重量,把钱给算了出来。

“嗯,一共是四十八斤,算你五十斤吧,所以是四百文钱。这样吧,你们一会要去书院,带着这么多铜板不方便,我给你们换成银子。”李掌柜贴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