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北征(1 / 2)

喷涌而出的鲜血溅了张昊一脸,张昊的面容愈加狰狞。

张昊一脚踹翻了颜正朔,顺势抽出了自己的宝剑。

被抽干了力气的颜正朔躺在冰冷的地砖上,苍苍白发也被自己鲜血染红,但他仍挣扎地伸手指向张昊。

“狂悖无道,何似人君!我大乾,气数已尽!”

说完这句话,颜正朔便歪头气绝。

堂堂一个帝国宰相被杀于大殿之上,动手的人还是即将继位新君的太子。

这一变故让剩下的三名宰相都不由得遍体生寒,就连李儒身为张昊的亲舅舅,这会儿也觉得自己好像不认识这个外甥一样。

然而张昊却丝毫不以为意,淡定的扯过一段帐幔擦拭了自己的宝剑,接着看向李儒道:“舅舅,父皇死了,我该什么时候登基?”

按照李儒的计划,本应该是将皇帝暴死的锅扣在淑妃许氏身上,然后在东宫武力的威逼下,逼迫另外三名宰相承认该由太子张昊继位,之后再召集百官宣布结果。

但现在看来不需要那么麻烦了,一向和自己不对付的颜正朔一死,剩下那两名只能做应声筒的宰相,料想这个时候也不敢吱声。

于是便转头看向另外两名宰相道:“徐相、牛相,我们这就拟旨传告百官如何?”

那两人这会儿大气都不敢出,哪里敢有反对意见。

“一切听凭**做主!”

很快三名宰相便拟好了诏书,将皇帝张澈驾崩,太子张昊继位的消息散布了出去。

大乾官员们骤然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无比震惊,这张昊被立为太子不过月余,紧接着皇帝就暴毙了,哪里会有这么凑巧的事!

特别是张昊的几个兄弟,更是觉得皇帝张澈的死十分蹊跷。

不过还没等这些个皇子想办法反击,一杯毒酒便递到了他们跟前。

张昊罗列的罪名跟玩一样,年仅九岁的福王张盼的罪名是目无尊长、秽乱后宫;因为落马而坡脚的晋王张煜的罪名则是持威行凶,用脚踹死了多名无辜百姓。

如果张玄这会儿还留在大乾的话,估计也会变成罄竹难书的罪人了。

这些个皇子自然有不服想要反抗的,但旋即被早有准备的张昊掐灭。

就在大行皇帝张澈死后不到七日,张澈留下的十多个儿子,除了登基**的张昊和远嫁北凉的张玄,其余都追随他这个父皇而去了!

其中甚至包括了一名尚在襁褓未曾取名的皇子!

一时间大乾上下对这个新登基的皇帝张昊都胆战心惊,生怕自己说错什么话,第二天杀头的圣旨就来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北凉内乱的消息也传到了大乾,骤闻此讯的张昊顿时喜出望外。

宰相李儒也认为这是个绝好的时机。

假如能趁北凉内乱趁机夺得燕云十六州,不仅可以用功绩来掩盖张昊的得位不正,也能将自身的威望推到顶峰,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且从战略上来说,汴京以北根本无险可守,虽然耗费巨资修建了河间三城,但大乾北方边境的国防压力依旧巨大。

大乾在北方边境囤积了三十万禁军,这些禁军每年消耗的钱粮都是个天文数字,如何能夺得燕云十六州,便可凭借燕山山脉和古代留下的部分长城作为屏障,差不多只需要十万人就能防守住边境。

所以攻略燕云对于大乾来说,不管是从政治还是从经济上来说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有如此多的利好,再加上李儒在朝堂的影响力,攻伐燕云的计划很快就进入了实质性的讨论阶段。

恰逢此时,拓跋慎又派来了使者,称要和大乾结盟,在消灭盘踞在燕京的“伪皇”拓跋礼后,与大乾平分燕云。

在大乾君臣心里,平分是不可能平分的,但能多一个盟友牵制住北凉方面的兵力却是极好的。

两边很快达成了结盟,大乾将通过海路向拓跋慎运送一些铠甲兵器,而拓跋慎这边则承诺只取燕京一城,其他打下的城池尽归大乾所有。

达成盟约以后,新任大乾皇帝张昊随即便准备御驾亲征,李儒苦劝不住,最后也只能作罢。

张昊带着新到手的宠妃许氏和一万御林军一路游玩,经过一个月的行军,终于是赶了大乾和北凉对峙的前线——河间三城!

河间三城是大乾用来防御北凉进攻的军事要塞,分为河间、河东、河西三城,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这河间城。

河间城顾名思义便是修建于大河之中,盖因此段黄河中有一块岩石构成的巨大河州,将黄河一分为二。

为了控制其黄河水运,便有人提议在河州上建立一座城池。

如此一来,北凉军如果要大举南下就必须得攻克此城,要不然其后勤就难以保障。

为了避免孤城难守,便又在其南岸造两座新城,与河间城互为犄角。

事实证明,这三座城确实有效,自从河间三城建成后,十余年间北凉再没有大兵南下,最多也就派出一些骑兵袭扰一下边境,无法再威胁汴京了。

而河间三城也由此成为了大乾北防军队的驻守重地。

此次张昊御驾亲征,自然也选择了此地作为集结地,河间三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