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订单激增(1 / 2)

村民们沸腾了。

“火炕是什么?竟然这么值钱。”

“我本来还眼红一村二村每个月都有十几两收入,原来我们也有。”

“真的有那么多人要搭火炕吗?万一没人要怎么办?”

“我们这里这么多人,怎么安排得过来。”

村民们半喜半忧。

袁书高声道:“各位,南州百万人口,单南城也有三十几万人口,生意肯定不缺。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会搭火炕这门手艺。”

“之前做过泥瓦活的人先站起来。”她道。

泥瓦匠并不多,只有七个人。

袁书将其他人分成七组,每组在八十到九十人。七个泥瓦匠就作为队长。

队伍分配好之后,袁书在系统花了一千两,买了一个砖瓦厂,放置在木工厂旁边。

然后她解散了其他人,只带着七个泥瓦匠来到砖瓦厂。

“我先教你们搭火炕,你们学会之后,再教各自的组员。火炕是一种冬天取暖的手段”

袁书一边讲解,一边带着泥瓦匠们挖黄土,做炕砖。

泥瓦匠最擅长做这些活儿,几乎是一点就通,就算还没看到袁书搭建,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一个个都兴奋不已。

“有了火炕,冬天进家门都可以穿单衫。”

“听说南城冬天很冷,这才十一月就开始下霜,肯定不缺生意。”

火炕搭建并不容易,很费时,尤其是砖瓦与寻常砖瓦也不一样,等了三天,七人才学会怎么搭。

几人坐在刚搭建好的火炕上,感受到一股暖意,又高兴又顾虑。

“袁姑娘,这些砖瓦都需要时间烧制,一天虽然可以搭两个,但砖瓦就得烧三天。”

“砖瓦的事不用担心,你们只负责搭火炕。”

几人还在疑惑,袁书先在广播站通知:“晨阳镇砖瓦厂急需三百名员工,月薪一钱加提成,不限经验,不限男女,请有意向者,到后山砖瓦厂面试。”

本来就在等安排的三村,除了第一批被安排搭火炕之外,其他没有活计的人,都冲了过来。

袁书也懒得面试,年龄不太大或者太小,没有太羸弱,一律招聘。

三百人不出两刻钟就选定,现场签了劳动合同。

因为有砖托,砖瓦工们上手很快,只需要勤快地挖土、烧制,再加上人力足够,当天就烧制出了一万匹砖。

七个泥瓦匠也开始紧锣密鼓地教其他人搭建火炕。

考虑到搭建过程中需要帮手,袁书让七个大队自己分组,组成五人小队一起行动。

在多人以及砖瓦到位的情况下,一组小队半个时辰就能搭一个,一天算下来,搭建十个不成问题,比单人行动要快得多。

就在这样如火如荼地忙碌中,十一月下旬,火炕队伍终于浩浩荡荡进城了。

此时已经是风夹雪的天气,没有棉衣的情况下,街上的行人都少了很多。

但火炕队很开心,因为天气越冷,他们的工作才能越顺利地进行。

果然,在全城宣传后,又有晨阳镇这个招聘,很多家庭都乐意打开家门。

近六百人的庞大队伍,仅一天,就给七百多户人家搭建了火炕。

这些人家经过一天的使用后,对火炕的效果大为震撼,与邻居亲戚大肆宣传。

于是,不出几日,火炕就在南城内流行起来,包括周围的县城,得到消息也纷纷进城预约。

“动作快点,后天有五万匹砖的需求。”

砖瓦厂,三百名员工不算少,但人人都忙的脚不沾地。

订单太多了。

火炕流行起来后,大家都抢着预约,然后得知要先定砖瓦,于是乎,不管约没约上档期,先把砖瓦买了再说。

砖瓦厂的员工,现在每天起步三百匹,年轻力壮的,晚上要熬到子时才歇。

因为做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一匹砖可以提成一文钱,有人一天能做五百匹,就是五钱。

码头累死累活搬重物,一天也才十几二十文,砖瓦厂虽然也辛苦,但钱多,大家也甘之如饴。

“幸亏当时跟着来了,我本来想一家上吊死了算了,看到那么多人跟着,又不敢死,这才跟过来,没想到这里的日子这么好。”

“可不是,我男人搭火炕,我在这里烧砖,我们夫妻俩一个月挣的,比以前一年还多。”

“我现在已经习惯顿顿吃精米,桌上没有肉,反而不习惯。”

“那边是不是袁姑娘?”有人忽然盯着门口。

“真是袁姑娘。”

众人纷纷起身打招呼。

袁书在砖瓦厂巡视了一圈,了解到订单突增,便让人事再招聘两百人。

逛完砖瓦厂,袁书来到旁边的木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