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易子而食(1 / 2)

王嬷嬷说了很多话,嘴都有些干了。便先端起了茶杯喝了几口示意先停一停。

宋三爷心中有许多的疑问只能先摁住不提,宋四爷也是很是激动,他与哥哥果然不是宋老夫人生的,怎么会有人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眼里会有时不时的恨意浮现,那种恨不得你去死的样子,虽然宋老夫人对他们很好,但也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好,小时候不管他和哥哥做了多过分的事情,宋老夫人都不会生气更不会打他们,反而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样子,只有祖母和父亲会管着自己与哥哥。

王嬷嬷休息好了之后,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反而是对着宋三爷和宋四爷说:“两位爷若是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说出来,老奴一定会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都说出来。”

宋三爷和宋四爷同步地点了点头,两人对视了一眼之后,宋三爷率先开口,“其实我到现在还是有一些小时候的记忆,我记得自己与四弟在那年的大饥荒年代的时候,在家里的木床上醒过来,可昏迷之前却是看到了老夫人的一张脸和地点是在仓库里面,嬷嬷你知道这件事情吗?”

王嬷嬷沉思了一会才开口说:“不知道三爷知不知道易子而食这件事情。”

这话一说,‘易子而食’这个词一出来在场的除了王嬷嬷之外皆是瞳孔地震,怎么会不知道,易子而食这件事在前朝也是发生过的,民不聊生,哀声哉道的,要不然前朝也不会才建立了几十年就崩坏了,换了他们东秦王朝的矗立不败。

犹记得史书上记载,江南那一处的地方因前朝暴君耽于美色、沉迷享乐,大肆修高楼,兴土木,民间因着水灾都吃不起饭了,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死在了逃难的路上,一路望去,路上、路边都是满满的白骨,还有人直接就架起了铁锅,吃起了人,有些人舍不得吃自家的孩子,就两个人家换着孩子吃,饿殍满地、惨不忍睹。

宋三爷脸上的凝重的神色,问着王嬷嬷:“这两件事是有什么联系吗?”

王嬷嬷但笑不语,过了一会儿,就对着宋三爷说:“三爷不是早就猜到了吗?”

宋三爷这次是真的被这件事伤到了,原来宋老夫人压根就没想着留着他们兄弟俩,而是想着那次大饥荒把他们兄弟二人换成口粮,让她和她的两个儿子活下去。

宋四爷显然也想到了这件事情的关键点,对着王嬷嬷说:“那这件事情又是怎么被发现的?”

王嬷嬷说了句:“两位爷你们是忘记了自己是从小被谁养着的吗?”然后,又接着说了起来:“正如三爷所说,那日,三爷被老夫人骗到地窖里去拿粮食,后被进了地窖的老夫人操着棍子打晕,再如法炮制的把四爷也骗了进来打晕,后来找人来相看你们二人的时候,被你们祖母发现了,就喊着二位爷的父亲和族里信得过的宗亲。给老夫人和那个来交换的给摁在地窖里头,逮了个正着,这才知道,原来老夫人一早把他们二人打发出去是为了这个,但又因在灾难饥荒时期,老夫人又是一口一个为了能让当家人活下来,说孩子以后还能再生之类的,族里的宗亲又不知道您们二位爷不是老夫人生的,只是觉得老夫人是爱惨了老爷子,为了老爷子连自己的孩子都能痛下杀手,就对着老夫人的这种行为漠视了,在口头上警告了老夫人一番之后,族里的宗亲就回家去了,毕竟多走一两步路那都是要额外浪费粮食的,老祖宗就给了那位族亲两个番薯之后就送走了那位族亲,关着门,本来是想让老爷子狠狠地打一顿老夫人的,但是太浪费力气了,就把老夫人敲晕了之后,捆在房间里,饿上了个六七天,这几天就给她喂点米汤,还好老夫人身子吃的壮实,这几日并没怎么样,只是让老夫人后来暴富的时候养成了每餐都要有大鱼大肉的习惯,要不然老夫人就会觉得心神无措。这也就是三夫人谨遵医嘱不让老夫人吃肉,然后老夫人为此还跟三夫人闹了几次的原因。”

四人皆是沉默了,最终打破了这个僵局的是宋三夫人,她拉了拉宋三爷的衣袖,开口说道:“爷,那老夫人是留在这儿跟我们一起去地方驻军还是送回大哥家里啊!”

宋三爷慢慢的说着话,“送回大哥家里去吧。”宋兴仓心中很是难受,他自以为的母爱不过是笑话一场罢了,这多么可笑啊,他还记得当时自己从小木床上醒来之后,看见了老夫人,老夫人说她看见自己饿晕了在地窖里,就把自己抱了上来,还把她一直藏着的窝窝头省给他吃,原来一直都是自己在自作多情啊~

宋四爷看到自己大哥怎么难受,心里也不好受,他对宋老夫人一点感情都没有,向来都是大哥怎么说,他就跟着怎么做,对于宋老夫人的那些莫须有的感情都是看在哥哥的份上,愿意对她保持一份尊敬罢了,要说其他的,也是没有的,所以对于大哥的难过无法感同身受,只能站在一旁满怀歉意的看着自家哥哥。

宋三爷在这时感受到了这样的目光,对着众人笑了笑,“没事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再说了,我已经长大了,不是那个需要母爱的小孩子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的敲门声,离门口最近的宋四夫人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