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富胆子小点,赶紧拿起绳索,把周五顺捆绑起来。
接着,黑衣人拿过绳索,又把赵小富捆绑起来。
然后,他用刀在他们两个人各自的衣服上割下一块布,塞在了他们的嘴里,堵上了他们的嘴,不让他们叫喊。
黑夜人处理完了这些事,又对这两个巡逻太监说:“你们两个老老实实地待着,不能乱喊乱叫,耐心等着。明天早晨,你们的李总管会前来救你们的。”
黑衣人说完后,他才走到光绪皇帝身边,说:“皇上,咱们走吧!”
光绪皇帝跟着黑衣人悄悄地走出涵元殿,两个人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黑衣人早已经对瀛台周围的岗哨掌握得一清二楚了,他领着光绪皇帝成功地避开了看守光绪皇帝的岗哨。
他领着光绪皇帝,按照他事先设计好的逃跑路线,开始出逃。
应该说,这是万无一失的逃跑路线,应该不会有问题的。他们两个人是可以成功逃脱的。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事情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真是,天算不如人算,算来算去,黑衣人就是没有算着这一着。
他刚和光绪皇帝走出不远,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人正在向瀛台涵元殿这儿走来。
黑衣人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领着光绪皇帝躲藏起来。
再说李莲英这天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而且右眼皮跳得厉害。
他总是感觉到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他心神不定,思来想去,还是想去瀛台看看光绪皇帝,看看他那儿安全的没有。
尽管光绪皇帝关在那儿有些日子了,没有出现过任何安全问题。可是,李莲英还是不放心。
他隔三差五地还要去检查一下,看看那儿的岗哨,有没有啥问题,是不是在尽职尽责地保护着光绪皇帝的安全。
现在他既然睡不着觉,而且右眼皮又跳得厉害,他还是亲自去查看一下瀛台那儿的岗哨,免得出了差池,不好给慈禧皇太后交代。
李莲英带了几个随从,坐着轿子,急匆匆地向瀛台直奔而来。
李莲英到了瀛台,见值班的太监都睡着了,巡逻的那两个太监也不见人影了。
他觉得有点奇怪,是不是这两个巡逻的太监偷懒了,躲在那儿睡大头觉去了。
李莲英下了轿子,急匆匆地直奔涵元殿而来。
当李莲英进了涵元殿,发现光绪皇帝的床上空空如也,不见光绪皇帝了。
他立刻觉得事情不好,光绪皇帝一定是被人劫持走了。
他再回头一看,地上坐着两个巡逻的太监,双手被反绑着,嘴里还塞着一块布。
他们见李莲英进来,一直在努嘴,想竭力挣脱捆绑着的绳索,站起来。可是,无论他们怎样挣扎,就是挣脱不了捆绑着的绳索。
他们想大声喊叫,可是又喊叫不出来,嘴里被衣服上的布塞得严严实实的,根本喊不出来。
现在他们见到李莲英,就像见到了救命稻草,他们两个人不停地竭力挣扎着,拼命地想啐掉塞在嘴里的布。
李莲英赶紧令人一把扯掉了这两个人嘴里的布,大声怒吼道:“皇上呢?皇上去哪儿了?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两个巡逻的太监被人扯掉嘴里的布,第一句话就说:“大总管,不好了,皇上被一个黑衣人劫持走了!”
李莲英来不及生气骂这两个太监,只是大声地喊道:“值班的人呢?你们这些饭桶。这么多的人,连个皇上都看不住,还让别人劫持走了,你们还不起来快追!”
李莲英的怒吼声,惊醒了所有看守太监,他们起先还是睡眼朦胧,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愣了一会儿神,他们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一个个赶紧站起来,开始提着灯笼,拿着大刀,四处搜寻光绪皇帝。
一群太监们惊慌失措地在瀛台四周到处搜寻光绪皇帝的影子。
一时间,瀛台四周灯火通明,人声嘈杂。
灯光下,火把下,刀光闪闪,瀛台成了最危险的地方,到处都嚷嚷着:“皇上到底去哪儿了?”给人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李莲英心急如焚,头上直冒冷汗。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如果光绪皇帝有个三长两短,他绝对无法向慈禧皇太后交差。
更重要的是,如果光绪皇帝被人救出去,那意味着什么,他最清楚。
他知道,光绪皇帝一旦被人救出去,就会在某个地方,建立一个新的朝廷,与北京对抗。
光绪皇帝就成了合法的朝廷,这时在北京的老佛爷就很为难,就会怪罪他,拿他第一个开刀。
到时候,他有理都无处去诉说。
李莲英曾经在慈禧皇太后跟前立过军令状,说一定要把光绪皇帝照顾好的,绝对不会出现一星半点儿差池。
现在倒好,人都不见了,别说是一星半点儿差池了。他怎么向慈禧皇太后交代。
李莲英显得焦急不堪,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