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皇太后的一番话,说得李鸿章心里热烘烘的,尤其最后一句话,甚至要把李鸿章感动得热泪盈眶了。
慈禧皇太后现在居然知道关心人了,真是咄咄怪事。
其实李鸿章哪里知道,这是慈禧皇太后的计策,以情感感化大臣,为她所用。
李鸿章赶紧扭过头,用袖子擦拭了眼角的泪水,给慈禧皇太后磕了头,说了句:“臣祝老佛爷万寿无疆!”
然后,起身告辞。
李鸿章从慈禧皇太后那儿出来,忘不了赶紧去李莲英那儿,给李莲英汇报他拜见慈禧皇太后的事。
李鸿章急匆匆地赶到李莲英那儿,李莲英正在等李鸿章回来,想问问他觐见慈禧皇太后的情况。
李莲英一见李鸿章,迫不及待地问道:“中堂大人,老佛爷说什么了?”
“谢谢李大总管,全靠李大总管费心,老佛爷对臣还是非常满意的,他对臣负责的海军和淮军,给予了很大的希望。”李鸿章说。
“那就好,只要中堂大人好好干,老佛爷一定不会忘记您的好处的。”
“谢大总管了。”
“这不用客气,咱俩谁跟谁啊!朋友之间就应该胆肝相照,坦荡相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李大总管说得好。”李鸿章谄媚地说。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才分手告辞。
慈禧皇太后颁布完训政的懿旨后,本想按照李莲英的意思,一是不断地在朝廷里培植她的亲信,准备和光绪皇帝随时抗衡。
另一方面,她积极准备加大对光绪皇帝的驯服力度,让他无条件地接受她的建议和意见,一切听命于她。
这样双管齐下,她就可以牢牢地掌握着大清社稷的权力,可以高枕无忧了。
然而,事情却没有按照她设计好的思路向前发展,她训政不到一年,形势就彻底发生了变化,变得严峻起来。
这天,李莲英来见她,进门就说:“老佛爷,不好了,现在宫里议论纷纷,都是对老佛爷不利的一些言论,不知道老佛爷听说了没有?”
慈禧皇太后听李莲英这样说,赶紧问道:“宫里议论什么了,哀家怎么没有听说过。小李子,你快说,让哀家听听,他们在议论什么?”
“老佛爷,这几天宫里在热议皇帝大婚的事。宫里的人都说现在皇帝已经十七岁了,应该到大婚的时候了,老佛爷应该考虑给皇帝大婚了。”李莲英小心翼翼地对慈禧皇太后说。
“大婚?”慈禧皇太后一听,心里不由得“咯噔”地一下,宫里的人怎么这么清楚这件事。
她这些天忙坏了,几乎把皇帝快要大婚的事给忘了。
去年她颁旨准备归政,众大臣力谏她暂缓归政,最后她没有同意大家的意见。后来众大臣又建议她,让她训政,她才采纳了大家的意见,开始训政。
现在皇帝要大婚,这就意味着她马上要把手中的权力交出去,这怎么能行。
她去年颁旨归政,那是因为迫于形势压力,光绪皇帝已经十六岁了,到了亲政的年龄。
后来,她听取了李莲英的计策,躲过了这一劫,采取训政,才使她的权力没有落入光绪皇帝的手中。
现在光绪皇帝要大婚,岂不是又要把她的权力交出去,这可不行,她必须得牢牢地把权力抓在手中。
慈禧皇太后赶紧问李莲英:“小李子,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慈禧皇太后每每遇到这些棘手的问题,她第一个征询意见的就是李莲英。
李莲英总是在最紧要的关头,会给她指点迷津,提出比较合理化的建议。
现在,她自然想到的还是李莲英。
李莲英见慈禧皇太后征询他的意见,他略加思索后,说:“老佛爷,奴才以为皇帝到了大婚的年龄,还是该给他按时大婚的好,不然会引起大家的非议,有些事情是阻挡不住的。”
“那你说,哀家该怎么给皇上大婚?再说,皇上大婚后,他不就要亲政了吗?他一亲政,把哀家搁哪儿?”慈禧皇太后说出了她心中的担心和顾虑。
“老佛爷,不管怎样,纸里是包不住火的,阻挡不是个办法。奴才认为,可以采取大禹治水的办法,只能疏导。”
“哦,怎么给疏导法?”
“老佛爷,奴才想,我们应该在皇上大婚上想办法。皇上虽然到了大婚的年龄,可是,他毕竟人生阅历少,历练还不够。只要老佛爷恩威并施,皇上还是可以继续再塑造的,让他变得对老佛爷服服帖帖的,对老佛爷俯首帖耳,唯命是从,不会有一星半点儿的违拗。”
“小李子,怎么个再塑造法?哀家不明白,你给哀家具体说说。”
“老佛爷,也许您直接对皇上再塑造困难些,可是我们可以通过间接的办法去再塑造皇上,再控制皇上,岂不是更好!”
李莲英的话,让慈禧皇太后越来越迷糊了,越来越听不明白了。
她一脸懵逼地问李莲英:“小李子,你别再卖关子了,急死哀家了。你快说啊,怎么个再塑造法?”
李莲英见慈禧皇太后有点迫不及待了,他才神乎其神地说:“老佛爷,您想想,皇帝除了最听老佛爷的话外,他再会最听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