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榜”案的真相是什么?
有认为是结党营私,在试探老朱最终结果咎由自取,也有认为是老朱一手制造的冤狱。
前者我们分析过了,至于后者...那些说是冤案的认为,老朱为了让朱明江山传之万世,连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宿将都戮杀殆尽了。而此案更是老朱对读书人的一次迫害,一场冤狱。
但真相到底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论区好好讨论吧
最后用明初诗人高启关于南北统一,天下太平作的诗来结束这一部分吧。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不管如何都是咎由自取>
<死都要结党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
<突然想到,朱八八要是知道他的《皇明祖训》被后世子孙不当一回事,没一个遵守发哈哈哈,会是什么心情[狗头]>
<《皇明祖训》,那玩意儿不是用来当厕纸的嘛[吃瓜]>
<这么说,会不会太伤他了?>
[宋淳熙二年李清照:这诗,勉强能入眼[点赞
[秦始皇帝嬴政:传之万世...每个开国皇帝的愿望吧
[唐太宗李世民:还好,没那么强求
[唐高祖李渊:…哼哼…
[宋太祖赵匡胤:好!这首诗作得甚好!唉,几百年过去了,终于一统了
[宋淳熙二年岳飞:南北一统,天下太平。竟跨越了几百年。此生定要攻克燕云,将贼子赶出汉人土地!
[明景泰六年于谦:岳将军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定会实现!
[明洪武帝朱元璋:你们全都给朕出来说话!不遵守就算了,竟然还敢把它当厕纸!
明洪武二十九年
“朱棣!!!”
“你个没良心的,你的子孙都没人听朕的话了?!”
“定是你这开的好头!”
“朕日日夜夜想着的便是怎么使我大明安稳太平,你呢,还给你爹拆台!”
前面说的文官集团他都不是很生气,因为这不是第一次知道未来的文官集团做的事。
况且他有自信,能够让文官集团翻不了身。
可是,《皇明祖训》那可是他耗费许久给后世子孙操心的证明啊!
当厕纸用!!!
哼!
朱棣连忙求饶道:“爹,不是从儿子开始的…要怪先从大侄子你的好孙子开始吧…”
朱棣抓住漏洞就将锅甩给朱允炆。
在旁看戏的朱允炆:?
…
【“南北榜”发生后,老朱未来得及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就于洪武31年去世了。洪武30年的春夏榜,无疑是当下最好的方法,稳定了社会环境,也适当照顾了落后地区的学子。
南北分卷取士的形式成为明朝科举的定制,这还得到仁宗朝。
永乐22年明成祖Judy病逝于榆木川,胖胖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仁宗认为近年来科举“太滥”,录取人数没有一定的规则,为此,他和大臣杨士奇商议。
根据《明史》记载。
杨士奇认为:“科举当兼取南、北士。”
仁宗回答:“北人学问远不逮南人。”
士奇曰:“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
士奇曰:“试例缄其姓名,请其外书南、北二字,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才,皆入彀矣。”
杨士奇认为,试卷应该实行糊名,并在卷外标明南北二字,如果要取100人,则南人取60人,北人取40人,这样就兼取了南北士子。
仁宗曰:“然。往年北士无入格者,故怠惰成风。今如是,则北方学者亦感奋兴起。”
于是,朱胖胖命令礼部等商议各地录取人数。然而还没有最终确定,在位仅十个月的仁宗胖胖便驾崩了。当年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
宣宗刚即位就收到了礼部、翰林院的奏呈,称:凡乡试取士,南京国子监及南直隶共八十人,北京国子监及北直隶共五十人,江西布政司五十人,浙江福建各四十五人,胡广广东各四十人,河南四川各三十五人,陕西山西山东各三十人,广西二十人,云南交趾各十人,贵州所属有愿试者于湖广就试,礼部会试所取,不过百人。
当朝廷确定了各省的乡试名额,宣宗又批复,命会试所取一百人中,南方士子六十名、北方士子四十名。
宣德二年,宣宗把南北分卷的主张付诸实践,科举首次实行了“南北分卷”,并从此确定了明朝的科举定制。后期虽有对南北区的比例做出调整,但始终坚持了南北分卷取士的制度。】
<Judy是死都死在了北征回师途中,还出了榆木川之变>
<仁宣之治的三杨诶,杨士奇布衣入的翰林>
<杨士奇好像是江西人吧,所以他这算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吗?>
<这么看的话,还是挺公平的了,考虑了各方面>
<如果是往前看的话,建文帝朱允炆,反正是一直跟着南方文官集团在走,他们是不会想办法解决南北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