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脸笑容的李世民步伐走的很慢,让身后的李承乾能够轻易地跟上来。
大殿两侧,文武大臣的目光,全都放在李承乾的那条瘸腿上。
“太子的脚走的比以前还要好啊!”
“难不成太子这次要因祸得福,这条腿能恢复如初?”
元正之时,太史令袁天罡说过,辽东方向有太白金星闪烁而过。
而且前几个月,他们收到太子摔断腿的消息,当时文武百官还一度将袁天罡奉若神人。
没想到这次出征对太子来说并不算祸事,反倒是天大的幸事。
就在文武百官心里各种揣测时,李世民和李承乾走上了各自的御台上。
在内侍的示意下,文武百官朝着他们二人躬身行礼说道。
“参见陛下!”
“参见太子殿下!”
李世民朝大家摆了摆手,中气十足说道:“诸位爱卿不必多礼,都坐下吧!”
“谢陛下!”
文武百官恭敬地回应道。
李世民坐下来后,目光在杜荷和侯君集等人身上划过,随后脸带微笑地朗声说道。
“诸位爱卿,今日朝会不谈政务,只论功行赏!”
“朕将大肆封赏立下战功的诸位将军!”
哗啦!
大殿内瞬间响起了一片巨大的喧哗声。
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侯君集、李绩、张亮和杜荷等人身上,眼里充满着羡慕。
李世民转头看向文臣一列,对脸色严肃的萧瑀挥了挥手说道。
“宋国公,开始吧。”
萧瑀持着笏板站起来,先是恭敬地朝着李世民行了一个礼,随后拿起案几上的圣旨朗声念起来。
听了小半刻钟后,杜荷已经昏昏欲睡,而萧瑀还在长篇大论。
“圣旨写的好,就是拗口了些。”
“中书省的这帮官吏大儒,还真是能秀文采。”
杜荷在感慨时,余光看到对面的一众武将,全都用手撑着下巴打瞌睡。
特别是程咬金那个浑人,口水都流到案几上。
圣旨写的内容不仅把大战从头到尾概述了一遍,还把李承乾、杜荷、李绩和侯君集等人的功绩,也做了简单的描述。
“威武之师,百胜之军,一战而灭三国,歼敌百万众...”
“行军副大总管杜荷,善使奇谋,屡献良策,诈败诱敌而破辽东,垒土山而破安市...”
又过了盏茶功夫。
萧瑀这才把又长又臭的圣旨念完。
“呼~”
杜荷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呼气的声音。
等萧瑀回到座位上时,李世民也挺直了身子,朝不远处的内侍挥了挥手。
内侍同样持着一份厚厚的圣旨,并神色严肃地走到御台前。
来了!
原本昏昏欲睡的文武百官,瞬间提起了精神。
因为接下来圣旨颁布的内容,是对有功将士的封赏。
让所有文武百官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封圣旨竟然是对两个权臣的罢免。
“大唐皇帝令,尚书右仆射高士廉,刑部尚书刘德威,虽德才兼备,守节乘谊,劳苦功高,奈何年事已高,身体渐衰。”
“朕不忍其辛劳,即日起高士廉卸任尚书右仆射,授开府仪同三司;刘德威卸任刑部尚书,授银青光禄大夫!”
轰隆~
这道毫无征兆的罢免书,让一众不知情的大臣脸上充满了惊讶。
没想到陛下竟然腾出两个宰辅职位,为了给立功的一众大将军升迁。
不过对于这个任免的诏令,高士廉和刘德威已经提前知晓,因此他们二人的脸上并无特别的沮丧。
“臣领旨!”
看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臣,一众文武大臣的脸上,全都露出尊敬之意。
等他们领旨坐下后,大殿中很快传出一阵低声议论。
“也不知道哪位将军,有机会担任尚书右仆射?”
“究竟是吏部尚书侯君集?还是兵部尚书李绩?亦或者是礼部尚书李道宗?”
一众文武大臣纷纷转过头,把目光看向年轻一些的侯君集、李绩和李道宗三人。
至于张亮,则不在众人的猜测范围之内。
毕竟这几个大将军,就属张亮立下的战功最少,而且还在在卑沙城折损了数千士卒。
就在文武大臣低声议论之时,内侍尖锐的声音再次响起。
“大唐皇帝令,中军行军大总管侯君集,统御大军连战连捷,灭敌数十万众,守土开疆功劳甚大,朕甚嘉之。即日起升任为尚书右仆射!”
侯君集的脸色一喜,他连忙持着笏板站起来说道。
“臣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微微颔首笑道:“侯君集,尚书右仆射需要更强的政务处置能力,你可多向申国公请教。”
侯君集谦虚地应道:“臣遵旨!”
文武大臣看到侯君集得此重职,脸上纷纷露出各种各样的表情。
内侍接着念道:“大唐皇帝令,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绩,料敌于先,百战百胜,即日起升任为吏部尚书!”
李绩恭敬地站起来应道:“臣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