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谈玄说妙悟道心(二)(1 / 2)

以上我所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乃是佛教之中广为流传且被公认为安全可靠之法。任何人都能够依据个人实际情况,挑选出与自身相契合的方式来潜心修行。

以你为例,自幼便接触到家传武学,而这其中包含的诸多修习之法,实际上亦属于戒定慧的锤炼范畴。在此前提下,若能于原有修炼体系之上,增添些佛法的加持,二者互为参照验证,势必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拿禅定的修炼来说吧,平日里你所进行的打坐、站桩等内功修习,均可视作某种形式的禅定。然而,需要明确的是,禅定的修炼并非仅仅局限于静止不动地端坐或站立,实则还有一种更为便捷的法门,可以让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如地修炼。

“竟然还有如此法门!师父,您赶快给徒儿讲讲吧!”我迫不及待地说道。心中暗自思忖着:倘若我能习得此等法门,那岂不是意味着我能够随心所欲地修炼,无时无刻不在精进自己吗?这样一来,我的神通必定会突飞猛进!

我深深明白,我的神通之所以能够显现并不断发展,都与我禅定功夫的提升息息相关。想到这里,我的内心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热情。

禅师仿佛洞悉了我内心的念头,他意味深长地望了我一眼,微笑着说道:“郭皓,你一定要牢记在心,武功和神通皆为微末之道。即便你的武功登峰造极,神通惊天动地,但如果心境没有修炼到家,依然会受到业力的牵制,在生死轮回中起起伏伏,在人生八苦中苦苦挣扎。”

“师父,何为八苦?”我疑惑问道。

禅师微微一笑,缓缓说道:“八苦者,乃人生诸般苦难之总括也。

其一为生苦,人生在世,始于生之刹那,便受诸般苦楚。初生之际,或经历母体之艰辛,或面临外界之危险,且幼时尚不能自主,备受束缚,此为生苦。

其二为老苦,岁月更迭,容颜渐衰,身体机能亦随之下降。昔日辛劳所积之疾,如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皆使人不堪其扰,此为老苦。

其三为病苦,人自坠地之时起,便与病魔结下不解之缘。疾病缠身,苦痛难耐,轻者影响生活,重者危及生命,此为病苦。

其四为死苦,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坏。死亡之时,一切皆空,亲朋好友离别,财富名利尽失,此为死苦。

其五为爱别离苦,世间万物皆无常,爱情亦如此。相爱之人或因种种缘由分离,相思之苦,刻骨铭心,此为爱别离苦。

其六为怨憎会苦,与爱别离苦相对应者,乃怨憎会苦。不欲见之人,却往往相遇,心生怨恨,烦恼无尽,此为怨憎会苦。

其七为求不得苦,人之心愿众多,然世事难遂人意。欲得某物,或因财力不足,或因机缘未至,终不可得,此为求不得苦。

最后一苦为五阴炽盛苦,五阴即五蕴,色受想行识,聚集成身,犹如烈火燃烧。前五苦皆由此而生,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师父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八苦,贯穿于人之一生,无人能免。唯有看透生死,放下执念,方能解脱自在。徒儿,你需铭记于心,修行之路漫长,当以慈悲为怀,度化众生。”

我仔细地倾听着师父的教导,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并缓缓地点了点头。

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开始浮现起过去一年内游学时的种种见闻,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人们的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尽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快乐与痛苦,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人更多的时候是在承受苦难,而真正能享受欢乐的时光却相对较少,有些人更是长期处于痛苦的深渊之中,无法自拔。

即使像我们这样世世代代都是将门之后的功勋贵族家庭,也难以逃脱皇室的猜忌以及朝廷权贵们的牵制与打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谨慎小心,如履薄冰。

想到这里,我不禁心生疑惑,问道:“师父,如果人生如此艰难困苦,那么人活着究竟还有何意义呢?”

当听到我提出的问题时,禅师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轻声说道:“正因为有了这些苦难的存在,佛陀才会选择出家修行;也正是因为这些苦难,世间才孕育出了伟大的佛法;同样是因为这些苦难,人们才会萌生出超脱尘世的念头。正如佛经中所说:‘烦恼即菩提’,其中蕴含的深意便是如此啊。”

“我明白了,这世间的种种都有两面性,关键看我们如何去看待它。如果你用善意去对待它,那么它便能成为你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就如这八苦一般,可以将其视为苦难,亦可将其视作磨砺心境、提升修行境界的契机。前者会令你倍加痛苦,难以承受;而后者却会使你愈发强大,充满智慧。”

禅师微微颔首,面露笑意:“嗯,不错,孺子可教也!佛典有云:‘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每个人的命运好坏实则仅在一念之间,而这世间的生死轮回同样亦在一念之间。佛法千万种,归根结底所修者亦不过是一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