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袁叔的谋划(2)(1 / 2)

大堂内鸦雀无声,一片静谧,就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的声音恐怕都能听见,众人皆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凝视着前方,似乎想要透过那无尽的黑暗看到未来的曙光,但终究只是徒劳罢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与不安,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国家的前途以及自己的归宿。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氛围中,父亲突然站起身来,他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划破了沉寂:&34;为何区区一座钓鱼城竟能力保不失,抵挡住蒙古大军如潮水般的猛攻?而我们如此庞大的宋国却难以坚守呢?个中原委绝非仅限于钓鱼城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形,更在于当时镇守该城的将领乃是王坚!正是王坚的决心、勇气、坚韧不拔以及超凡的智谋才奠定了这场战役胜利的基石。

古圣先贤孟子曾言:&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9;此言得之!决定战争胜负走向的核心要素在于将帅之才与军中士卒。倘若我大宋的每位将领及兵士皆能如王坚及其麾下将士那般抱定誓死抗争之志,具备顽强不屈之精神,那么即便是蒙古军兵势强盛无匹,又怎能轻易踏入我国疆土半步?

只是像王坚这样功勋卓著、威震天下之人,皇帝不仅不予以重任,反倒偏听奸臣贾似道的一面之词,剥夺了他手中的兵权,并将其调任至临安出任所谓的步军都指挥使一职。这看似职务平行调动,但实际上却是为了将他置于眼皮底下便于监视与压制,着实令人感到寒心彻骨啊!皇帝如此这般赏罚不公,又怎能期望那些忠臣良将们甘心效忠于国家呢?〞

“郭将军您当真不愧为当世名将,对于战争的本质及关键要素有着深刻而明晰的见解。在我所处的那个未来时代,曾有一位足以改天换地、推动世界发展进程的伟大人物亦发表过相似言论:‘战争乃是双方实力的较量,而人类则是决定战争胜负走向的主导因素。’以郭将军您的才能与见识,本应在青史留名才对啊!然而蹊跷的是,当我翻阅后世史册时,却未曾寻得关于您半点儿蛛丝马迹。”

“那么其中可有提及我爹的姓名?”我满心欢喜地追问道。

“连你父亲尚且榜上无名,又何来你的踪迹呢?”袁叔微笑着回应道。

听了袁叔的话,我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失落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然而,当我抬头看到袁叔那充满鼓励和信任的眼神时,心中又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袁叔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郭晧啊,你不必如此沮丧。以你的家世背景、绝世天赋以及心怀天下的胸怀,本就不该默默无闻。可为何在后世的历史书籍中找不到与你们相关的记载呢?依我之见,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有人故意抹去了关于你们的一切信息,亦或是将其隐匿在某些野史杂谈之中,而我恰好未曾涉猎罢了。”

我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向袁叔问道:“岳父大人,您能否告知小婿,如今这世上有何人能够流芳百世呢?”

袁叔微微一笑,似乎对我的问题感到有些意外,但很快便回答道:“哈哈,没想到你对此竟这般感兴趣。”他顿了顿,接着说:“若要论及千古留名之人,自然不乏那些为国家、为百姓做出杰出贡献的忠臣良将;还有那些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文人墨客;更有甚者,凭借高尚品德感化众人者也能传颂于世……此等人物不胜枚举。”

我连忙摆手解释道:“岳父大人切莫误会!小婿并非贪图名利之人,只是心系那些忠肝义胆、为国为民的正义之士。他们的事迹理应被后人铭记,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岳父摆了摆手,缓缓说道:“此事不必多言。年轻人有如此雄心壮志实乃幸事一桩。吾等皆期望汝能成就一番伟业,流芳百世。于今之大宋诸多豪杰中,最为后人传颂者当属文天祥也。”

听闻此言,我惊愕不已,插话问道:“岂止是听闻而已!文天祥与我可是结拜之交啊!以其德行高尚、才华横溢且智勇双全之人,能在史册之上留有盛名亦属理所当然之事。不知我这位贤弟后事如何?”言语间满是关切之情。

岳父神情凝重地回答道:“彼散尽万贯家财,招募义勇之士,誓死抵抗外侮,然终不敌强敌,不幸遭俘。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仍宁死不屈,壮烈牺牲。临刑前,遗留于世一脍炙人口之佳作——《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二语真可谓震古烁今,永载史册矣。”

&3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4;我慷慨激昂地朗诵着这句诗,只觉得一股浩渺无边的力量从心底涌出,充塞在胸间,让我豪情万丈,仿佛可以撼动整个世界。

这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坚韧不屈、忠诚无畏的精神。我深深地被其感染,仿佛看见那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们,他们面对生死,无所畏惧,只愿留下自己的忠诚与热血,照亮后世。

我激动得击节赞叹,声音里充满了敬仰与向往:“好句!好句!”我转过头,看向正在一旁品茶的岳父,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岳父,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