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华夏字出世(1 / 2)

回到太子府后,扶苏和郭嘉进了书房内,扶苏对郭嘉道:“先生对大秦了解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有何感想。”

郭嘉面带忧虑之色,微微皱起眉头,缓缓说道:“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大秦的现状不容乐观啊。”他顿了顿,继续道:“秦虽刚灭六国不久,但六国的残余势力仍蠢蠢欲动,他们时刻都想着要推翻秦国,恢复昔日的荣光。此外,诸子百家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他们各自为政,思想观念各异,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想必这些都是陛下巡游天下的重要原因吧。”

扶苏听得十分专注,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郭嘉的观点。他深知秦始皇此次巡游不仅仅是为了宣扬国威,更是为了深入了解各地的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依先生之见,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扶苏追问道。

郭嘉沉思片刻,然后答道:“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国内局势,加强中央集权。同时,还需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民生水平。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真正稳固大秦的根基。另外,对于那些企图颠覆大秦的势力,必须予以严厉打击,绝不能姑息养奸。当然,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强大而明智的领导者来推动实施……”

扶苏静静地听着郭嘉的分析,心中暗自感叹他的真知灼见。他明白,要想实现大秦的长治久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治国之道,将来定能担当起重任,带领大秦走向辉煌。

“先生所言极是,这些我也想到了,可是饭要一口口的吃啊!”扶苏深深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感慨。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意味深长的说道:“先生,这段时间以来,本宫愈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以便全面监控全国的局势。否则,仅仅依靠各地官员所提供的消息,实在过于狭隘和封闭。这样下去,我们将难以洞察潜在的危机和问题,更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时刻生活在别人的监控之下,想来先生对此深有体会啊。”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曹操麾下的情报组织宛如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而这张大网的操控者正是郭嘉。因此,对于扶苏所言之意,郭嘉自然是心知肚明。

扶苏的语调沉稳有力,却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那坚定的口吻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已然下定决心去践行自己心中的计划。他深深明白,要构建起一座高效且值得信赖的情报堡垒谈何容易!然而,唯有如此,方能更全面地洞察国家的风吹草动,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郭嘉一脸凝重地凝视着扶苏,眼神中透露出丝丝疑虑和思索之色。他沉默片刻后,终于打破了沉寂,轻声问道:“主公对此有何看法?应当如何处置呢?”

此时此刻,郭嘉不再使用“太子”这个称呼,而是改用“主公”二字,这一微妙的变化充分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这种用词上的转变意味着郭嘉已经将扶苏视为一个独立自主、有权决策的人物,而非仅仅是一个需要保护和指导的年轻皇子。同时也表明了郭嘉对扶苏能力与地位的认可,并暗示着他愿意尊重扶苏的意见和决定。

在这紧张而关键的时刻,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意,郭嘉的询问既显示出他对局势的关注,又体现了他对扶苏的信任与期待。这简短的一句话背后,隐藏着无数复杂的情感和考量,使得整个场面变得越发扑朔迷离起来。

扶苏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奉孝啊,你实在不必如此谨小慎微。对于你的能力和忠诚,本宫自然是心知肚明、深信不疑的。只是这件事情至关重要,关乎未来布局,容不得半点闪失,必须要交托给最可靠之人去办才行。而在本宫心目中,这个人选除了你,再无他人能够胜任!”他顿了一顿,接着又道:“本宫知道此番任务艰巨异常,但以你之才智定能不负所望。你只管放手去做便是,若有需要本宫之处尽管开口便是,本宫自当全力支持!”说完之后,扶苏拍了拍郭嘉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鼓励。

扶苏说罢,郭嘉认真的道:“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此事,请殿下放心。”

等郭嘉离去之后,扶苏思考片刻便开始处理政务。

第二天清晨,阳光明媚,大秦帝国的众大臣们早早地聚集在咸阳殿内等待早朝。随着一声清脆的高呼:&34;监国太子到!&34; 整个宫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众人纷纷起身,恭敬地向门口行礼拜见:&34;臣等拜见太子殿下!&34;

扶苏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大殿,他身着华丽的服饰,面容严肃而庄重。他一步一步地踏上那象征着皇权的高台,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当他跪坐在皇位上时,一股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待扶苏坐稳后,他用沉稳而坚定的声音对众人说道:&34;众爱卿免礼。&34; 声音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大臣们闻言,纷纷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坐下,整个场面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