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悟空回朝,中原泪崩(1 / 2)

贞元六年,二月。

清晨。

料峭春寒,笼罩着九重宫阙。

紫薇殿。

文武百官手持朝笏,分别玉阶两侧。

不住地扭头观望着一个清瘦瘦弱的老和尚,议论纷纷。

“他就是俗名车奉朝,法号法界的悟空和尚?”

“听说其天宝十年就已经出使西域,距今已经三十九年了。”

“天竺真经,能拯救我中原万民于水火之中吗?”

群臣交头接耳,对他的东归,感到既惊讶,又好奇。

“天后驾到——”

随着偏殿传来女官悠扬的嗓音,满殿鸦雀无声。

俄顷,女帝李凤仪缓缓走上玉阶,在龙椅上正襟危坐。

她面容精致,身着一袭大红曳地凤裙。

整个人显得高贵而典雅。

李凤仪俯瞰朝殿,不紧不慢地说道:

“朕听闻前朝武将车奉朝不辞万苦,东归回朝,携带着从天竺取得的真经与佛法,为我大唐带来了无尽的光明与希望。”

“今日,朕特意召见法界大师,并在此与众卿共赏其风采,共议佛法之精髓,以资我朝之繁荣。”

言罢,李凤仪微微颔首,示意女官将法界大师引领上前。

只见悟空身着破旧僧袍,手持佛珠,面色清和,步态稳健。

他走上前来,向女帝及众臣深深一礼,随后双手合十,口诵佛号。

“阿弥陀佛,贫僧法界,见过天后陛下,见过诸位大人。”

李凤仪微微点头,目光中流露出对这位高僧的敬重与好奇。

“法界大师,您不远万里,从天竺携经而归,实乃我朝之大幸。朕想请教大师,这天竺真经之中,有何等教义,能拯救我中原万民于水火之中?”

悟空微微一笑,缓缓开口。

“天后陛下,佛法无边,普渡众生。天竺真经之中,包含了佛陀的智慧与慈悲,若能领悟其精髓,自然能化解世间一切苦难。”

“然而,这需要陛下与诸位大人共同努力,将佛法融入我朝之中,使其成为治国安邦的利器。”

李凤仪闻言,心中豁然开朗。

她深知佛法之博大精深,若能将其融入朝政之中,必定能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法界大师所言极是,请问大师带回什么真经,以颂我大唐?”

悟空面带微笑,淡淡道:

“《十力经》一卷,《回向轮经》一卷,《十地经》九卷,佛牙、舍利若干,以及一个消息。”

李凤仪眸光微诧,相较于佛经、佛牙、舍利等物,她显然对这个“消息”更感兴趣。

“哦?一个消息?请大师详细道来。”

悟空点了点头,面色凝重了几分,缓缓开口:

“天后,大唐犹念陷番生灵否?”

此言一出,满殿俱寂。

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都不约而同地望向李凤仪。

大唐社稷自安史之乱以来,数番更迭。

历任皇帝及大臣,无不将收复河西当做己任。

但蛮兵势大,数十载以来,不仅控制了西域,而且还屡犯中原。

这是所有唐人心中之痛!

史官记载这段历史时难以下笔,只得以“不知存亡”等寥寥数语搪塞,勉强给大唐盖了一块遮羞布。

现在悟空和尚猛然扯掉了这块遮羞布,众人的震惊可想而知。

李凤仪静静地望着殿外,目光恍惚游离。

她心中虽惊涛骇浪,但面上却波澜不惊。

“此为国耻,朕一刻也不敢忘,大唐社稷,愧对安西!”

“既如此,那朝廷为何对其不管不顾呢?”

霎时,朝殿内陷入了死寂,落针可闻。

群臣交换眼神,都能察觉到彼此的骇然之色。

大唐选择性遗忘安西,不拨钱粮,让其自生自灭,这是难以启齿的真相。

然而,悟空和尚如此直接地提及,无疑让所有人都感到尴尬和不安。

李凤仪深吸一口气,稳定了情绪。

她知道既然悟空提出来了,那么此刻便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李凤仪目光坚毅地望向悟空,缓缓开口:

“法界大师,您所言极是。安西之事,确实是朝廷之痛,也是朕之痛。但大唐历经战乱,国库空虚,边疆战事频发,朝廷也是力不从心。”

“然而,朕绝不会放弃安西,更不会忘记那些为大唐守卫边疆的将士们。朕会尽一切努力,重整旗鼓,收复安西。”

李凤仪的话音刚落,满殿的文武百官都为之动容。

他们没想到,女帝会如此坚定地表达收复安西的决心。

这让他们对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