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有诗嘲讽:
女娲炼石已荒唐,
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
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
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
无非公子与红妆。
(女娲炼石,古老的传说荒诞而迷人,
如今我们却在这荒谬的舞台上,再度演绎一出宏大的荒凉。
失落的是灵魂深处的真实境界,
换来的却是虚幻亲近那肤浅的皮囊。
黄金,在厄运之下失去了光彩,不再璀璨夺目;
美玉,在时运不济中黯然失色,不复昔日之辉映。
白骨累累堆积如山,曾经尊贵的姓氏被遗忘一空,
无非都是昔日那些风流倜傥的公子哥与娇艳欲滴的红妆佳人。)
那顽石上刻录着一种幻境般的图象以及一位癞僧深奥的篆刻符文。如今,这些神秘的符号和形象,被精心绘制于此,以供后人瞻仰。
但这块灵石,其本体之小,令人难以置信,唯有新生儿才能含于口中。若依照实际尺寸去描画,恐怕所绘文字将细如蚊须,使得观赏者需竭力聚焦目光,方可见其精妙之处,这无疑会减损观赏之乐。
因此,为了兼顾观者的舒适与作品的艺术性,我在这里适度放缩了原作的规模,既未失其原意,又使观者得以在朦胧的灯火或是醉意朦胧之际,亦能轻松欣赏这份古老传承的智慧与魅力。
在此,我特意阐明此一改动,以避免无端的质疑:如何能有婴儿之口,足以衔住如此庞大之物?此举是为了平息那些不必要的非议,让每一位观者都能心怀敬意,沉浸在这份传奇的故事与艺术之中。
通灵宝玉正面图式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通灵宝玉反面图式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通灵宝玉的正面铭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古篆,
仿佛是来自远古仙人的祝福,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这神秘的咒语被赋予了强大的意志,寄托着人们对长生不老、美好愿景的追求。
通灵宝玉的反面,则是一幅充满灵性的图式,三行古老的文字,分别预示着:
1 除邪祟——它能驱散一切恶灵和不祥之气,为佩戴者带来宁静安详的守护;
2 疗冤疾——拥有神奇的疗愈能力,能平息内心的痛苦与困扰,恢复身心的平衡;
3 知祸福——它赋予持有者预知未来的能力,让福兆与灾难尽在掌握,从容应对生活的波澜。)
宝钗审视着手中的物件,细看无误后,她翻转至正面,目光再度沉浸在那刻字之上。口中轻声细读:“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复咏诵了两遍,她这才轻笑着转向身旁的莺儿,语带俏皮道:“怎么,不倒茶来,却在这里发呆,难道也被这行字迷住了?”
莺儿吃吃而笑,顽皮地回应:“听这两句话,我忍不住想起了姑娘项圈上的铭文,仿佛与这个是成双成对的。”
宝玉闻言,兴致勃发,忍不住插话道:“啊哈!姐姐的项圈上原来也刻了字吗?那可得让我好好鉴赏一番。”
宝钗轻叱一声,试图掩盖话题:“别听她瞎说,我的项圈上哪里有什么字。”但宝玉却不肯罢休,他带着撒娇的口吻恳求道:“好姐姐,你就让我看看吧!”
无奈之下,宝钗只得妥协。她轻巧地解开衣襟上的扣子,从大红的袄服之内,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珠宝闪烁、黄金生辉的华丽璎珞。
宝玉急忙接过那把精致的锁匙,目光好奇地在锁面流连。确实,如传言中所述,锁的一边刻着四个古雅的篆字,而当翻转过来,另外四字也随即映入眼帘,八字共同勾勒出一句祥和的吉辞。他甚至仔细地描绘了这锁的形相:&34;不离不弃,芳龄永继&34;。
读诵两遍之后,又读了自己的两遍,宝玉不禁向眼前的姐姐分享自己的发现:“姐姐,您瞧,这八个字与我的玉倒真是一对!”
莺儿轻笑出声,眼中闪过一丝俏皮:“这是位不同寻常的癞头和尚所赠,他曾言,此锁需铭刻于金器之上,方能彰显其非凡之力”
然而,她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宝钗一声轻叱打断,催促她去倒茶。而宝钗自己则转向宝玉,温柔地询问他从何处而来。
宝玉此刻正与宝钗并肩而坐,他忽然闻到一股清凉而又甘甜的香气,这香味如同隐匿于深林的秘密,让他无法辨识其来源。他忍不住好奇地问:“姐姐,你身上这股香气是从何而来?它如此独特,我竟从未有幸闻过。”
宝钗听后,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回答道:“我向来不喜熏香,总觉得它们会把衣物弄得乌烟瘴气。”
宝玉更加好奇,追问:“那么,这股香气究竟是什么呢?”
宝钗思索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