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她从头到脚是舒畅的,半点委屈不剩,恨不得跑到她那些便宜哥哥们面前,冲他们勾勾食指,大喊:
“来啊,你们过来啊,来委屈我啊!”
脑子里天马行空、浮想联翩,兴奋小半个时辰,施窈老老实实坐到桌案前,抄写起家规。
柳华姑姑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手握戒尺,纠正她的坐姿。
施窈想着,往后不知多少日子要装大家闺秀,起码得装个样子出来,便收起逆反的心,柳华姑姑怎么教导,她就怎么学。
木香拿着鸡毛掸子弹灰,几次看向施窈,欲言又止。
她想回甘禄堂。
可施窈不送她回去,太夫人也未曾派人来接,她自个儿冷不丁跑回去,少不得遭两头厌弃。
可是愁死了她。
谢府坐落在东城的槐花巷。
夜幕初初降临,整座谢府便已是灯火辉煌。
谢既白用了晚膳,踏雪来到书房。
贵全拨了拨炭火,合上盖子,扣上活结,将暖手炉递给主子,隔着书案,细细说起打听来的始末。
待他说完,书房沉默了好一会儿,谢既白的眉头越蹙越紧。
半晌,他端起茶盏,正要饮一口茶润润嗓子,贵全忙道:“爷,茶冷了,奴才给您重新沏一杯。”
谢既白放下茶盏,这才察觉,他竟沉默这般久。
实在是,那施家三兄弟人面兽心的行径,惊着了他。
施家兄弟荒唐,国公府的老太爷和镇国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态度,却是更荒唐。
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吧。
做哥哥的派人毁自家亲妹妹的清白,将亲妹妹逼上死路,这得多丧心病狂才能干得出来?
连亲妹妹都敢这般明目张胆地设套坑害,对待施家媳妇们呢?
往日瞧着施家鲜花着锦的,他还曾仰慕过击退北戎的老国公,敬他是大英雄,不曾想,对待儿孙上,竟这般溺宠糊涂。
孙子坑孙女的清白,孙子当众杀人,就这么翻过篇了!
谢既白叹息一声:“齐大非偶,老祖宗的话是有道理的。”
姐姐嫁去这样的人家,高门大户的,受委屈了,谢家可没法子给姐姐撑腰,谢家又是商户,只怕更叫施家看低了身份去。
若相安无事还好,一旦发生矛盾,恐怕姐姐的下场比施家二姑娘好不到哪里去。
施家二姑娘到底是老国公的孙女,险险逃脱算计,回到施家,老国公还能看在血脉骨肉的份上,维护几分,尽力保住她的性命和清誉。
换做孙媳妇,孙媳妇是外人,出身又低,谁会护着姐姐?
谢既白忧心忡忡,问道:“那施家二姑娘,到底是何来历?从前听闻施家宠姑娘,他们宠施家大姑娘的劲头儿,京城里妇孺皆知,为何这二姑娘却从未听说过?”
贵全解释说:“这就涉及到一桩旧事。十七年前,北戎叩关,老国公和施家的三位老爷齐上战场,女眷们留守京城,唯独三房太太容氏随军,照顾老爷们的起居。
哪里就料得到,有人出卖施家,不止后营的粮草被烧了——后来是咱们家老爷偷偷运粮补上的,那容氏带人反击,反而被掳走。施家的兵和侍卫一路追击,贼子见逃脱不掉,索性将容氏扔进河里。
北边的天儿冷得早,那么冷的水,三老爷捞了半个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大病一场。
战事结束,施家为容氏立了衣冠冢。因三老爷病骨支离,人糊涂得连自个儿姓什么都忘了,太夫人做主,请老道士算了生辰八字,为他娶了姓纪的小户女子为填房。
您说巧不巧?这纪氏才哄得三老爷回心转意,才诊出喜脉,那死了的容氏冷不丁回到施家!说她得一对猎户老夫妻所救,因一直养病,那山连着山,老猎户不知出去的路,才耽误一年回京。
这可真是冲喜,把人死去的媳妇都冲活了!京城里人人称奇。后面的事,爷猜也能猜得到。
容氏是原配,自然还是正妻;纪氏是后娶的,只能做小,生下女儿,便和女儿一起,被施家人送回金陵老家。
这桩事,当初京城沸沸扬扬传过好一阵子。因这些年,纪氏母女从不出现,慢慢大家就淡忘了,但记得的人甚多,奴才一打听便打听出来了。”
谢既白唏嘘道:“命运半点不由人。”
贵全伸手示意主子喝茶:“爷说的是。那施家二姑娘,原本投胎做嫡女的,岂料出了娘胎竟成了庶女,原本该长在富贵窝、锦绣乡,与施家大姑娘一般享受万千宠爱,岂料竟被打发回了金陵。
据说她回京才十来天,刚进门就大病一场,奇的是,施家大姑娘也大病一场,至今没起得来床。那二姑娘头一回出门,说是去上香为姐姐祈福求安康的,偏就点了施二爷这混不吝护送。
闯出这桩祸事来,搭进去一条人命,还搭进去十几个丫鬟仆妇的清白,那三个赶车的马夫也叫打得不成人形。
现在,外面都传施家二姑娘多心黑手狠,暗藏匕首和暗器伤了无赖,浑然不提施二爷和施八爷。今儿一大早,便有都察院的大人们弹劾镇国公,指责他教子无方,纵容儿子谋害侄女、在公堂上公然杀人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