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年就这么在猎猎寒风和鹅毛大雪之中悄然过去。
七六年一月,农历腊月二十四,周秉义带着郝冬梅从兵团回到吉春。
王重去接的,没骑自行车,坐的公交。
六年没回家,周秉义和郝冬梅都难免有些近乡情怯,出了车站,坐在公车上,一路上东看看西瞧瞧的,嘴里的话就没停下来过,两人的脸上也全程挂着笑容,一路上牵着的手就没松开过。
到了家门前,看着崭新的院门和大变样的院子,门窗,周秉义诧异的看着王重:“秉昆,这些都是你弄的?”
王重拎着行李:“闲着没事儿瞎弄的,赶紧,别杵这儿了,这大冷天的,你皮糙肉厚的受得了,嫂子的身体可娇贵着呢!”
周秉义笑着道:“还知道心疼你嫂子,不错不错,咱们赶紧进屋,进屋!”
郝冬梅心底一暖,小叔子长大了确实不一样了,都知道心疼人了。
六年不见,王重这个小叔子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不过仔细一想,好像又很正常,毕竟现在老周家就王重一个男人在家。
王重走在前头,周秉义和郝冬梅跟在后头。
刚推开门,一個圆滚滚的小东西就迈着小短腿激动的的扑了上来:“爸爸!爸爸!”
“妈妈!奶奶!爸爸回来了!”两岁多的小聪聪已经能走能跑,囫囵的说话了,对于王重这个严厉的父亲,那是又怕又爱,没事儿就喜欢往王重身边凑。
“臭小子,又不听话,怎么又一个人跑出来了!”王重先把手里的行礼放到桌上,这才弯腰把扒着自己腿的小崽子抱了起来,板着脸训斥道。
“聪聪帮奶奶包饺子。”小豆丁脸上、衣服上、手上都还沾着面粉,手舞足蹈的着急解释的模样可爱极了。
“聪聪都这么大了?”周秉义看着壮实又带点肥的小周聪,表情那是既惊讶又欣喜,挽着周秉义手的郝冬梅也一脸笑容的看着王重手里的周聪。
“这是大爷和大娘,快叫人!”
周聪有些怕生人,见周秉义和郝冬梅都盯着他看,立马往王重怀里一缩,就是不肯喊人。
“这小子平时嘴巴挺勤快的,今儿个不知道怎么了!”王重解释道。
周秉义两口子都没放心上:“小孩子嘛,难免有些怕生,等熟悉了就好了!”
听到声音的李素华也掀开帘子走了出来,身前围着围巾,上面还有不少面粉,右手拿着擀面杖,左手还拿着一张擀了一半的饺子皮儿。
“秉义!冬梅!”
“妈!”
母子重逢,免不了一番热情相拥,互诉衷肠。
“别搁这儿站着了,屋里坐着去!”王重在边上搭腔,李素华后知后觉的赶忙拉着大儿子两口子进屋。
屋里挺着大肚子的郑娟和光明都站在桌边,手上还沾着点面粉,桌上码了一盘已经包好的饺子,一碗猪肉白菜的馅儿、一碗韭菜鸡蛋的馅还有一沓擀好了的饺子皮儿,一小堆小面团子。
互相打过招呼,李素华拉着周秉义两口子坐在炕上,好像有说不完的话,王重接过李素华的担子,把擀皮儿的活给包了下来,那熟练的程度,一点都不比李素华慢。
郝冬梅还想着帮忙,被李素华给拦了下来。
“你们刚刚才到家,一路舟车劳顿的,歇着就成!”
“妈!您都会说成语了呀!”正在擀皮儿的王重笑着开起了玩笑。
“爸爸!爸爸!什么是成语啊!”小周聪站在桌边的小凳子上,拽着王重的棉裤,比桌子高出一个头,倒是好奇的紧,限于年纪,他的记忆力有限,学习和理解能力也有限,不过对什么事情倒是都很好奇。
“聪聪到奶奶这儿来,奶奶告诉你!”李素华冲着小聪聪摊开双手。
小周聪歪了歪脑袋,看了看李素华,又看了看坐在李素华对面的周秉义和郝冬梅,想了一会儿才拽着王重的棉裤从小凳子上下来,迈着小步子张开手走向李素华,嘴里还叫着奶奶抱。
李素华一把把这小子抱上炕,顺手把鞋子脱了,数量的把小崽子身上粘的面粉擦掉。
“别看这小子年纪小,皮的跟猴儿似的,一点都不怕我和他妈,也就在秉昆跟前老实点。”
郝冬梅的眼睛绝大多数时候都落在了小周聪的身上。
有李素华在,没一会儿,小周聪就和刚认识的大伯和婶婶熟络起来,小家伙是个闲不住的,特别是一熟起来后,一会儿抓几个瓜子,一会儿抓几个花生,拿几个干枣,给了奶奶又给婶婶,给大伯。
用王重的话说:这小子是个惯会撒娇卖乖讨好长辈的,长大了肯定是个机灵鬼。
一会儿又学着平时王重的样子,把瓜子放嘴里磕了,然后把带着口水和瓜子皮和瓜子仁往郝冬梅手里塞,嘴里还嚷着“婶婶吃,婶婶吃。”
弄得几个大人都哭笑不得。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