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周二花其人(1 / 2)

今天,作为实习记者的小南,要去采访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采访之前当然免不了做功课,因此,小南坐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复习着人物背景的介绍。

那当然离不开的,就是一个叫做盐水村的地方。

盐水村,地处安裕县内,一个占地不足一百亩的村子。

全村总人口不到100人,村子没有历史遗迹,也没有秀丽风景。从各方面看,这都只是中国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乡村。

但就是这么个小村子,却出了一个名人。

她就是这几年声名鹊起,屡次被多家媒体报道的,从事乡村经济产业的乡镇企业家之中的代表人物,周凛。

就是这么个人,却是2003年盐水村唯一一个,乃至安裕县唯一一个考上京大的女孩。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多金贵啊,留在大城市在当时看来是最挣钱、最有面子的了。

没想到,她完成学业后并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走上了返乡创业的道路。

先是跟盐水村租了一大片闲置的农田,搞起生态养殖产业。

后来她在老家的地基上盖起农村自建房,前几年又响应惠农振兴乡村的政策得到了政府补贴,直接用自建房改建成了民宿,连接这个生态综合养殖场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乡村旅游农庄。

农庄经过多年的扩宽和经营占地近千亩,现在已经是一个能够提供一百多个岗位、gdp总量在整个安裕县都是数一数二的企业了。

当然,她的成功离不开少年时的历练,可以说,那是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

不过,她的曾用名叫周二花,大家都习惯这样叫她。82年生的,长得俏丽盈盈,像个洋娃娃,谁看到不说一声漂亮娃。

9岁那年,亲爹和亲妈双双把她抛下,她成了没人要的孤儿。

狗血的地方就在,亲爹和自己妈妈的妹妹搞破鞋,卷走家里的存款跑路了,留下的二花妈妈没过几个月,也跟着个男人走了。

小二花的爷爷,看孩子可怜,就捡了回来自己养着。

爷爷1939年出生在一个富农家庭,早年读了私塾,识得些字,又熬过了文革,在村子上的小学里教了几十年的书,日子过的还不错。

后来教育改革,爷爷学历不过关,被劝回家,那时候恰巧收了二花来养,正在生活没着落的时候。

碰巧得了个机会,熟人介绍他去了本地的一家砖厂当会计,也算是有了维持生活的来源。

因此,二花爷爷把二花当做个宝儿来护着。总说,她是个福星,是下凡来施恩的。

1998年的冬天,刚下完雪,晚上特别的冷。

靠近村子公路边的一户人家一直听到狗叫,那时候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

农村人睡得早,家家户户养了狗,一狗叫唤群狗呼应,足足持续了两分钟,狗们还不停。

那主家感觉不对劲,起床开门检视,黑暗里隐约是瞧着有影儿,看不清楚是什么,拿手电筒扫了几圈没发现不对劲,打了打哈欠,又等了约莫一分钟左右才关门插销。

谁想第二天二花爷爷就挨家挨户敲门找人,原来是二花失踪了。

除夕夜这一晚,她诡异的消失了。

村子、后山树林、学校、甚至于所有村民家里,问遍了认识的人,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没人知道她去哪了,也没人看到过,只说有听见狗叫声,但这算不得什么线索。

时间已经到了晚上,二花还是不见踪影,二花爷爷就报了警。

派出所来勘查下家里的门窗和屋内的陈设,走访了邻里乡亲初步推测二花是自己离开的,原因尚不知。

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没有消息,二花爷爷每天都去一趟派出所问一遍结果,得到的回复依然是还在找。

又过了一个星期,人还是不见踪影,村子里便有传言说是二花和他们学校一个男的鬼混私奔了。

也有的说,小姑娘长得好看,被人贩子拐去大山了做人媳妇儿去了。

反正,什么难听的闲话都传了出来,二花的名声一下子被传得很差。

气的二花爷爷病了好长一段时间,渐渐的,派出所那边把这件事定性为失踪案,动用了所有办法,找到了零星的线索,但人还是不知去向。

就在大家都以为二花已经没可能回来的时候,消失了47天的人,再次出现了。

二花彼时才16岁,却瘦的皮包骨头,脸颊干枯蜡黄,头发凝成一坨坨的脏物,脖子上手腕上有些淤青和破皮,浑身上下散发着腥臭。

她的表情呆愣,嘴唇发白,从耳后根延伸到嘴角有一块已经结痂的疤。

看着天空上飞过的鸟儿,她的眼睛有了几分颤动,视线一直追随着它们的身影。

送她回来的女干警说,二花是被邻省一个乡镇派出所皆救的,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