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退兵(1 / 2)

开局遇到宋太祖 玈山 965 字 6个月前

与登州和云州不同,太原城这半个月十分安静。原因是宋军的大疫已经逐渐开始失控了。

随着天气的转热,水汽熏蒸之下疫病开始肆虐。河水中未打捞干净的死尸加速腐烂,滋生的蝇虫在河岸上形成了一朵朵的黑云。

而宋军在甘草地扎营,积水让甘草开始腐烂,浓烈的气味让士卒开始呕吐不止,这让士卒开始变得虚弱,加速了疫病的横行。随军的翰林良医们都束手无策,只能换地扎营远离这些污瘴之地,但无奈军队人数太多。

就在商议应对之策时,太原城的城墙垮了,而且是一整段的垮塌。这个消息给宋军打了一剂强心剂,将领们纷纷请战。

得知讯息的宋太祖,亲自出营登上长堤上的望楼。宋太祖望着垮塌的部分,突然出现的决口使得积水迅速灌入城中,其水势之猛烈不亚于汾河决堤。

宋太祖在望楼上观望了很长时间,下边的将领已经跃跃欲试随时准备攻城。可是宋太祖走下望楼后,什么命令都没下,独自回营去了。

党进和赵赞前几日刚从定州返回,期待着打一场大仗。此时看见宋太祖如此,也是疑惑不已。等到宋太祖回到中军大营后,二人也是争先恐后的登上望楼观望。

这才发现,那段垮塌的城墙后早已经修筑了月城,而此时的汉军正在不慌不忙的用长竹杆推着草垛封堵缺口。而在外侧,已经扎上了一排排的竹墙,整段城墙早已没了进攻的价值。

党进骂了一句后,愤恨的走下了望楼。

在太原城上,赵匡禹和刘继业正在指挥军士封堵缺口。

刘继业看了眼宋军营垒:“宋军半个月没有任何行动了,今日这墙垮塌,也未见行动,他们想干什么?”

赵匡禹看了一眼宋军,算算日子也到了宋军撤军的时间了。“应该是在商议,如今久攻不下,宋军即便粮草充足,也无法在太原城耗费太多时间。”

“那样是最好的结果,不过赵将军竟然能猜到此处城墙垮塌,还好提前修筑了月城。”

赵匡禹闻言也是平淡的回答:“只是预感而已,此处原先是水门所在,后来封堵,墙体远比其他的地方薄弱,那日我看到此处有水渍侵蚀,就料定会垮塌。”

赵匡禹从记忆中知道太原城会垮,但并不清楚会是哪一段。于是便拜访了郭无为,说出了心中的担忧。郭无为便说了此处,这里原先是水门,后来整修护城河,便把此处堵了。为了赶进度,是直接填塞的石块和甘草泥浆,没有经过夯打,因此并不牢固。

而宋军这边,对于是否撤军产生了很大的争论。宋军的主要将领不同意撤军,仍然主张继续进攻,而一些文官则希望即刻撤军减少士兵伤亡。就在双方为此争论时,尚书右仆射魏仁浦从梁侯驿赶来面圣。

魏仁浦此次也是随军出征,但是到了梁候驿病情加重,宋太祖就让其子就地照顾,没有让他来前线。

宋太祖看到步履蹒跚的魏仁浦,连忙前去扶住:“相公怎么来了,身体可好些了”。魏仁浦略有疲惫的回应道:“劳烦陛下挂念,身体也不是一两天能好的,臣身子还算好了一些”。

魏仁浦在宋太祖的搀扶下在大帐中坐下来。他看了帐中的情形,就问道:“是在商议退兵一事?”

宋太祖说道:“相公觉得该如何做。”

魏仁浦不答反问:“陛下觉得还要多久能攻下此城?”

宋太祖并没有回答,而是看了帐中主战的将官们。被目光扫到的将领们都低头不言,只有党进跃跃欲试,但还未开口便被魏丕踢了一脚。

见到都没有人说话,宋太祖便摇头说:“朕不清楚。”

魏仁浦见状便要跪下,宋太祖连忙扶起:“何至于此啊,相公有言便说,朕一定仔细斟酌。”

魏仁浦坐下后边说:“臣想劝陛下退兵。”

魏仁浦的回答在所有人的预料中,实际上魏仁浦对这次北伐都是反对的。魏仁浦原先就是周朝的丞相,宋太祖对其一直很敬重。当年陈桥兵变后,宋太祖首先要确保的就是魏仁浦的安危。鉴于宋太祖对魏仁浦的敬重,并没有人提出反驳言论。

魏仁浦见没有人驳斥,就继续说道:“陛下北征数月,而太原城攻而不克。契丹人又在北方虎视眈眈,我收到了陛下的书信,知晓契丹易主。那耶律贤绝非等闲之辈,他新即位,为了平息国内的矛盾,一定会出兵救援汉国。”

“陛下,臣的意见还是先平定南方,整合天下再图北伐之事。等到南方安定,我朝必定能收复汉国和燕云之地。”

魏仁浦说话时,已经有些喘不上气了。宋太祖连忙让人将魏仁浦扶下去:“相公的意思朕明白了,朕会考虑的。”

魏仁浦被扶下去后,宋太祖连忙让医官妥善照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魏仁浦是大限将至了。这才拖着病体赶到太原城劝宋太祖退兵。

早在军中第二次发生大疫时,宋太祖就有了退兵之意。可是数月攻伐无功而返,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