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1 / 2)

晚上晓光家吃过饭,一家人看着电视瞎聊。

这时,听的外面门“咣当”一响,进来了两个人。晓光仔细看看,原来是邻居老于夫妇,老于妻子手里还提着一包红纸包着的点心。

老于夫妇年纪不小了,快五十了。晓光父母赶紧让座,沏茶,又把瓜子,糖果端了过来。

“这不过年了嘛,过来给你们拜年!”老于笑呵呵地说。

“于大哥,太客气了!来就来吧,还带着东西。”

晓光爸爸客气地回答着。

“于大哥,抽烟!”晓光妈妈递过去一根进口烟。

“这是啥烟啊?怎么这么长!”老于接过烟,仔细端详着。

“这是晓光他们同学从广州带回来的,进口的!”晓光妈妈说道。

“哎哟!进口的,真没抽过,我得尝尝!”

老于边说边划着了火柴,深深的吸了一口。

“这烟好,有劲儿,不辣!”

老于吐出一口烟,点点头说道。

“好抽?等下这盒你带回家抽。晓光他爸不抽烟,放在这儿浪费!”

晓光妈妈说完,顺手一塞,把烟放进了老于手里。

“不用,这哪行!进口的,估计挺贵,我尝一根就行了。”

老于连连摆手推辞,可手却舍不得松开那包烟。

“叫你拿就拿着,见外呢!”晚光爸爸劝道。

说完,晓光爸爸又把收糖的盘子推了推。

“嫂子,你尝尝这糖,也是他们同学从广州带来的。说是叫冬瓜糖。”

晓光爸爸又劝老于媳妇儿吃糖。

老于媳妇儿看着一块块白白的冬瓜糖,疑惑地问:

“妈呀!这糖是冬瓜做的?”

……

听了一会儿他们闲聊,晓光明白了。老于家孩子多,三儿子俩丫头。

老大下乡知青回城,安排个大集体单位。

老二是丫头,高中毕业了二年,大学没考上,现在也没个正式工作。

老三是小子,读完初中就不念了,晃荡了一年多,整天不务正业。

老于是转业干部,在开关厂工作,老婆没工作。

以前一家人都靠他那点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两年老大老二工作了才略略好转。

可老三让老两口操碎了心,书又不读了,找工作也挺难的,小城待业青年一大堆儿呢!

老三叫于小刚,比晓光小点,小时候也经常一块儿玩。于小刚人挺聪明的,上房掏个麻雀,地里去挖个老鼠,偶尔鼓捣鼓捣做个火药枪,也能“啪啪”地打出铁砂。

于小刚人长的瘦小,球哄哄的,说话屁了吧叽的,大家平时就叫他“刚球子”。

刚球子有一次看个电影,里面有个人上吊自杀的镜头,刚球子下午放学突然心血来潮,模仿电影里的情节,找根麻绳往大门框上一拴,把脖子一套,脚底凳子一蹬。顿时,呼吸停止,脸憋的通红,舌头也伸出来了。

幸亏他妈妈及时发现了,总算在鬼门关上把他抢回来。要不然,晓光就是生前好友了。

刚球子听说晓光他们今年收入不错,又打打杀杀的,觉得挺有意思。

老于夫妇过年老是念叨着刚球子工作问题。刚球子就说了想去晓光他们那儿,老于夫妇这才过来求晓光。

没等晓光说什么,晓光妈妈先说了:“哎哟,老于大哥,晓光也是个打工的,这事儿他可坐不了主。”

“大妹子,听说晓光也是半个老板,帮帮忙吧,这孩子可一天天把我们愁死了。”老于妻子愁眉苦脸的说。

“于大娘,别愁,明天我上班问问老板。”晓光赶紧表态。

又坐了阵子,老于夫妇千恩万谢的走了。

第二天上班,晓光把这事儿跟小文说了。

小文就问:“人咋样?”

“从小玩到大的,脑袋瓜子挺灵的,就是不爱学习。他爸是部队转业的,平时管的挺严,这小子没少挨揍。”

小文笑了,说道:

“人品好就行,咱这儿每天钱啊物的不少,可不能出岔子。”

“人品不错,以前家里那么穷,经常就是大饼子抹大酱,但也没祸害过别人。”

“行,你叫他明天来上班吧!我正想着要尹三儿去学开车,卖衣服这儿少个人。”

“好,我晚上跟他们说一声。姐,搞运输这事儿有眉目了?”晓光听出了眉目,高兴的问道。

“过年这阵子我大概问了下,基本程序也搞清楚了。交警那边我二哥有一熟人,过两天咱们去找找他。现在就是交通局这块儿没啥熟人。”小文大概说了下。

“我去找下黄大脑袋,好像他新处那个对象家就是交通局的。”

“那太好了,你约下他俩儿,明天中午我安排一顿。”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