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回宫前夕(2 / 3)

君,国家之根本,万万不可能有什么意外的损失,接下来我们会开一些药方子。有几个老太医,相互之间反复确认,太子殿下到时候可要记得按时服药。”

躺在病榻之上的太子朱标点了点头,两眼之间分明还是那般无力。

整个人身体仿佛不受自己控制一般,懒洋洋的靠在床榻上。

就是一副不想动的样子。

很快,锦衣卫蒋瓛。便拿着方子亲自去抓药。

然后快速的骑马返回了营帐之中。

却见朱雄英,早已建好了小锅炉,开始熬药。

可不知怎的。

这天寒地冻的老半天,就是生不起火来。

把那朱雄英急的满头大汗。

远远望去,像极了一只焦急的猴子。

躺在病榻之上的太子朱标,远远看见,不由有些欣慰的笑了笑。

虽说这孩子笨的可以,连生个火都这么痛苦和生疏。

可当他看到儿子,朱雄英满脸被熏的发黑之时。

却又有些不忍心责怪他。

这孩子啊,孝心可嘉。

分明不是那种作伪的表现。

向朱雄英勾了勾手指头,示意他上前走几步,太子朱标啊,有些欣慰的笑了笑:“英儿,这个营帐里这么多闲人,熬制药材这种事情你就让他们做吧,孝心可嘉,你就不必亲手参与了。”

朱雄英有些微微摇了摇头,深深的看了一眼,父王太子朱标。

斩钉截铁的说道:“父亲近在眼前,此时此刻正是我尽孝的时候,又怎能因为手艺生疏而偷懒的,那可不是一个好孩子!!”

听得这般大义凛然的话语。

看着朱雄英的太子朱标不由一阵失声苦笑,好气又好笑的摇了摇头:“可你这样半天生不出火来,今天怕是父王都喝不到药了。”

沉默无语的低下头,朱雄英有些羞愧的揉捏着衣角,不再言语。

太子朱标一脸亲切的拉着他的手,温柔的说道:“你这双手啊,要给父王记住,那可是用来写奏折治国的,可不是用来干这种熬制药材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你就算是想尽孝,先好好的孝顺父母,也不是这种孝顺法,都知道了吗。!”

朱雄英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试探着问道:“父王的意思是要物尽其用吗?”

欣慰的点了点头,眼前这个儿子终于开窍了。

太子朱标高兴的看了看他一眼,仿佛转眼间就能够感受到儿子朱雄英从一个小屁孩成长到一个成熟男子那般的喜悦。

满眼怜爱的摸了摸他小脑袋。

却见朱雄英不悦的说道:“父王,您这是做什么?孩儿已经长大了,可不能把我当做小孩儿了!”

呵呵呵呵,失声笑了笑,听得这般稚嫩的话语。

太子朱标也不忍心驳斥他。

披上披风,在他的搀扶之下,艰难的走下了。病床。

来到这个小锅炉面前。

这是一个简易搭乘的小炉子。

太子朱标指着指这个小炉子,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一般说道:“看见这个小炉子没?!想要点燃它,其实一点都不难哦。

首先你需要拿一些松软的矛草,作为引燃物,先把一些干枯的树枝和木块,先引燃再说。

等这些东西引燃了以后,再把上头的煤球,放在火焰之上,如此有个半盏茶时间,这些煤球就会慢慢的被引燃,当你看到那煤球下方有一些发红的样子,那就说明这些煤球已经被引燃了,在被火点燃的同时,我们可以拿着一把扇子,在他的下风口用力扇风进去,让这些没有更快速的引燃。

然后就可以把药砂锅给放上去了。这砂锅里的药材,可以先把水灌满,然后用大火熬制,等着药摊子熬的剩下三分之一的时候,这药汤就差不多了。你看这事情其实也不复杂吧,只要稍稍掌握了一些窍门,后续的事情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古圣人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需要的是耐心和细致。万万不可强求和急迫,否则一件好事也会容易办成坏事。

你千万要记在心里,这样的大道理,或许以后也没有人和你讲了。”

一旁的朱雄英听的可以说是魂飞魄散。

好端端的,太子朱标竟然说这么重的话语。

还说什么以后没有人再和你讲。

这是临终遗语吗?

朱雄英瞬间便听出了一丝丝恐惧的味道,满脸哀伤的扑通一声跪在了太子朱标面前。

紧紧的抱住他的腿说道:“父王莫要如此言语,有这么多太医在,定然可以让父王活蹦乱跳地回到京城,父王也不想想,这可是大明朝最医术精湛的太医们了。

这么豪华的会诊团队,举国上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父王不过是落水而已,身体遭受到的损伤并不严重,只要按时服药,稍加调理,定然可以痊愈的?!不是吗?”

呵呵,一声苦笑,摇了摇头。

太子朱标有些悲伤的看了看儿子朱雄英。

刚准备说话,却几声咳嗽。剧烈的犯了出来。

咳的那叫个难受啊。

整个人都咳得像只虾米一样弯着腰,见此情形的朱雄英,赶紧轻轻的替他拍了拍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