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御书房。
朱天正正在批阅着奏折,精神状态看上去非常好,面色红润,眸光炯炯。
这时,一名小太监走了过来,“陛下,贤妃娘娘送参汤来了。”
说着小太监将手中的托盘放下。
朱天正嗯了一声,口中道:“自从喝了贤妃送来的参汤,朕感觉精神好多了。”
黄公公道:“听说是贤妃娘娘亲自熬制的,自然不同一般。”
他一边说一边按例检查参汤有没有问题。
朱天正笑笑也没说话。
等检查完毕之后,这才接过喝了几口。
黄公公继续道:“陛下心情好转不仅和贤妃娘娘的参汤有关,也因为前线战况,恭喜陛下,西南大捷,眉州大军一路推进,已攻下吐蕃数座城池。”
朱天正闻言哈哈大笑,看似非常畅快。
毕竟这段时间,离朝各种事情全都堆在了一起,人心惶惶。
如今西南大捷,总算让朝政安定了不少,西南那位暂且不说,眉州军也让他扬眉吐气。
吐蕃那边的问题解决了,北方有夜王,江南也算平定下来,如今只剩下红莲教一群乌合之众,不值一提。
他自然心情大好。
喝完参汤,黄公公提醒道:“陛下,时间已经不早了,该休息了。”
“是嘛!”
朱天正看了看天色,“朕精神还好的很,不犯困。”
他顿了顿,又道:“反正也没什么事了,摆驾,去贤妃宫里转转。”
“是!”
黄公公连忙领命。
永和宫。
这里便是贤妃娘娘居住的寝宫,贤妃作为后宫四大妃子之一,地位尊崇,仅次于皇后,宫女太监不知多少。
此刻,宫殿之内,朱坤豁然也在其中。
贤妃脸上有着一丝担忧之色,口中问道:“坤儿,你父皇为何一点反应都没有,会不会……”
朱坤小声道:“这是好事,正因为此,才不会有人怀疑到我们的头上。”
“可是……”
贤妃明显有些担心,脸色发白。
恰在这时,大殿外一道尖锐的声音响起,“陛下驾到!”
贤妃听闻顿时有些慌乱。
朱坤则眸光一亮,安抚道:“母妃放心,孩儿保证不会有事,母妃只是做一个妃子该做的事。”
贤妃‘嗯’了一声,随后便连忙上前迎接。
“见过陛下!”
“见过父皇!”
朱天正踏入大殿,扫了朱坤一眼,问道:“你怎么会在这?”
朱坤连忙道:“回父皇,儿臣听父皇教诲,想多陪陪母妃,一时间忘了时间,请父皇恕罪,儿臣这就告退。”
贤妃也连忙道:“启禀陛下,是臣妾多留了坤儿一会。”
听闻这话,朱天正微微点头,哼道:“看看你母妃,一心为了你,你倒好……”
朱坤连忙道:“儿臣知罪。”
“罢了!”
朱天正也无意再责备,挥了挥手道:“这里没你的事了,下去吧!”
“是!”
朱坤不敢怠慢,连忙退了下去。
贤妃则走上前来,服侍朱天正落座,并吩咐宫女太监准备茶点,下人们飞快忙碌起来。
朱天正看了贤妃一眼,见她脸色异常,便问:“还在为你的宝贝儿子担心?”
贤妃连忙道:“请陛下恕罪,臣妾只是怕以后……所以才多留了坤儿一会……”
她说着眼圈泛红,又道:“以后不会了,坤儿做错了事,就应该受到惩罚,陛下说得对,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陛下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就包庇,若是那样……”
朱天正看着她,眼里浮现一抹不舍。
半晌终于道:“你能这么想朕很开心,不过,朕也未必非要他的命,只要他诚心悔过,朕未尝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贤妃闻言顿时大喜,“陛下,真的?”
朱天正笑笑,“他不光是你的儿子,亦是朕的儿子。”
贤妃喜极而涕,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朱天正看她那样似乎也很开心,一把将其扯入了怀中。
贤妃惊咦一声,口中道:“陛……陛下,你已经连续来了几天,今……今天是不是该休息一晚……”
朱天正道:“怎么?开始嫌弃朕了?”
贤妃忙道:“臣妾岂敢,只……只是臣妾担心陛下的身体。”
朱天正哈哈道:“无妨!朕的身体很好,还要多亏爱妃的参汤,朕感觉一下子年轻了很多。”
“可是可是……”
贤妃支支吾吾,“那臣妾让人把檀香撤了。”
朱天正道:“为何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