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245百年难题他都会?(3 / 4)

,那谁还会去啊?

这些事都是需要细细思量的,顶多卖给一些富户,他们才愿意改变。

王布犁其实是想要跟这些走南闯北的人多聊一聊的,目前他也只能通过邸报关注到官府的事情,各地的民生他还是不了解。

这些商人的沿途见闻,倒是能让王布犁听个新鲜。

比如苏州的枫桥是大明首屈一指的最大米厂,江南的粮食都是由此运销,连福建、广东的米都是在这转销,可以说枫桥的米价能够影响全国。

待到会谈结束后,王布犁便让钟牛代替自己出去送送人。

对于这一处理手段,席策等商人并没有觉得不正常。

王布犁再低三下四的送他们出去,他们就得好好想想,驸马爷是不是想要谋夺他们全家的资产了。

现在这个度刚刚好。

待到人走了之后,王布犁开口道:

“蒋环,方才所讲的全都记录下来了?”

“回驸马爷,全都记录下来了。”

“嗯,整理好了之后再交给我,我想想怎么扩充一下跟太子汇报。”

“是。”

王布犁猜出蒋环是检校的人,索性就让他记录,免得在费劲巴拉的誊抄。

蒋环工作起来也更方便,只需再抄一份,一份留给王布犁,一份送进宫里去。

王布犁伸了个懒腰之后,索性就回去休息一会。

他对于自己方才说的那些话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他自己个都不相信官场话,难不成旁人会相信?

真要有那种理想状态,商人早就成了气候,不至于劣币驱逐良币,形成坏风气。

那些话不过是场面话,儒家都把道德讲了多少年了?

世界真的如同圣人言的那样了吗?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王布犁也不清楚自己怎么就顺着席策的话头,说了那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不过进一步规范市场,敲打他们守规矩的主要目标已经做到了。

这个工作量不轻松。

一会好好在工作日志上描述一二。

蒋环整理的速度很快,毕竟都练出来了。

而且他怀疑王布犁是不是已经猜出他检校的身份。

索性就点名让他干这个差事。

反正陛下都同他摊牌了,有些事一想就能推断出来。

更何况王布犁他是善于推断的。

蒋环心思百转,可还是老老实实的誊写。

这县衙又不止他一个耳目。

一旦他胆敢有任何隐瞒,怕是明天就不会有机会来这里了。

你都干这个差事了,还敢不忠于陛下,九族真不怕死是吗?

所以朱元璋很快就得到了王布犁会见商人谈话的全部内容。

他仔细瞧着,不得不说王布犁的那些话倒是说到他的心理去了。

商人就该守规矩,还得培养较高的道德,如此才能算是良商。

“咱的好女婿说的这几条建议不错。”

朱元璋对于那些纳税不少的商人也很关注。

他是皇帝,不能无缘无故的抢夺,也不能下令让他们主动捐赠。

只能选择让他们去自己开设的青楼消费挣钱,结果这帮人还不怎么卖他这个皇帝的面子。

到了后期利用胡惟庸案,牵连大批江南地主,也算是找了借口去夺取他们的财富。

朱标也是慢悠悠的看了一部分,还没有看到王布犁停笔那部分,只是开口:

“爹,看样子他们这些商人也想考科举啊。”

朱元璋当然知道了。

要不然除了商人拿着水陆图出门,也就是学子了。

这帮人老一辈经商赚了钱,就想着下一辈人读书考取功名,如此才能有效罩着自家的生意。

官商勾结的事情,屡禁不止。

朱元璋认为目前南北学子差异较大,也是被那些进士的为官水准给气到了,完全让他大失所望。

若是多举行几次科举,朝廷官员就要被江南地区的读书人给占干净了。

他还能控制。

真到标儿继位,重用那些读书人,朝堂当中岂不是一家独大!

到时候的话还管用吗?

老四的登基诏书里就说了咱的孙子登基后被那些腐儒迷惑,离间天家血脉,最终以优势兵力都没有击溃老四。

若是被腐儒掌控了朝堂,蒙古人再来入侵,一路打到京师来,朱元璋都不敢想发生这种事是何等的奇耻大辱,简直把他脸都给丢光了。

“想考就想着呗。”

朱元璋再没有进一步把江南地区的财富收为大明官府控制之下,他是不打算重开科举的。

现如今有了王布犁大规模挑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