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外。
呜呜!呜呜!
苍茫的号角声响起,在颉利可汗信心十足的注视下,三万突厥骑兵冲锋,声势惊天动地,仿佛乌云直压过去。
在中原,三万骑兵确实已是一股可观的力量,如果是精锐之士,足以转战天下。
可在突厥,不过是寻常。
因为突厥号称有百万控弦之士。
顾名思义,拿起武器能射箭的,都算控弦之士。
拧去水分,大致有五十万可用战士。
再拧一拧,大概有二十多万精锐。
这个可怕的阵容,就是颉利可汗此次率军南下的资本。
全员精锐,那股席卷天地的威势,起初中原士兵见了,都有两股战战之势。
但李靖愣是守住了。
所用的,还是昔日北齐留下的防线,专门针对突厥的骑兵,令其一次又一次的无功而返。
可这也付出了代价。
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倒在弓弦震动的箭雨之下,每次大战收尸时,所有人的拳头都是握紧的。
但他们必须忍耐,必须防守。
等到中原一统。
等到一个全新又强大的皇朝崛起。
到那时,就是复仇之际。
将从南北朝,到隋朝,再到现在……
这数百年来,突厥对中原边境的烧杀抢掠,甚至连昔日五胡乱华的仇恨都算上!
一并了结!
而现在,终于等到这一日了。
再也不是龟缩。
李靖率两万骑兵迎战。
这一刻,面对那铺天盖地的洪流,李靖的目光却是落在地面上。
并非畏惧,恰恰相反,他看着地上那有规律弹跳的石子,轻抚长须。
那股镇定自若的模样,感染着所有人。
连宋缺看着这位“智剑”,眼神中都不禁露出钦佩。
若论个人武力,李靖虽然也是宗师,但在七剑里算是偏弱,拍马也不及宋缺。
但对方练兵之法,连宋缺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
这十六个字方针,是李靖训练骑兵的基本之法。
即便是宋缺,在战略上更加天马行空,但训练骑兵上,能够做到的极限,也就是如此了。
但李靖在此基础之上,训练轻骑,居然能饮食举止,与突厥一应相同,早在两方决战之前,就派出数股骑兵入草原,结果突厥见到那些中原骑兵,居然怀疑他们是草原上的部落所出。
此宋缺所不能及。
历史上也是凭此之法,率三千轻骑深入草原,在突厥王帐内俘虏颉利可汗,覆灭了东突厥。
而这一战,宋缺也想参战,还被李靖以南方骑兵水土不服,给婉拒了。
实际上水土不服是一个问题,但也并不严重。
这是中武世界,个体的身体素质远比真正历史要强大,现在又是夏季,否则南方人来到冰天雪地的北方,自己就先倒下了。
所以真正的原因,还是看不上。
“杀!”
此时正是如此,待得突厥骑兵距离此处正好千步,李靖挥手,一骑当先,充盈着自信的高亢声音,传遍每一位中原将士的耳朵。
“杀!”
顿时间,两万大军追随着李靖杀出,那种悍勇彪悍之势,与突厥精骑简直一模一样。
装备精良则要远远超过。
因为他们除了身背的弓弩外,手中的兵器是一柄长刀。
陌刀!
历史上的陌刀,最初为汉代所铸,由尚方令所铸,供皇室使用,即俗称的尚方宝剑,到了唐朝时,称陌刀为斩马剑,在宋朝时又改为斩马刀。
而经过鲁妙子改良后的陌刀,除了在斩马之用上保持一致,其他都变了,由步兵专用,变成了步兵骑兵两用,各有长短规格,最重要的则是真气的传导性。
这个世界的将士,本来就不是天龙世界那般,仅仅是身体略微强健些的普通人,在天地元气的浓郁环境中,他们就算修炼不成上层的武功,也练出了真气。
如此一来,鲁妙子在制作陌刀时,也注重了真气的传导性,哪怕受限于材料和成本,传导的真气远远比不上真正的上层兵器,可将它灌注于刀身时,也唯有四个字能够形容——
所向披靡。
此刻便是如此,李靖训练的轻骑,在箭术上与自小弓马娴熟的突厥人,完全没有区别,纪律性却已是强得太多,更可怕的是短兵相接的那一霎那。
突厥人面露狰狞,马蹄狂踏,轰鸣出一片天摇地动,猛冲过来。
迎接他们的,一柄细长的长刀。
中原大军抬手,整齐划一地朝前一挥。
唰!
浪潮出现!
血色浪潮!
刀为斩马,但真正挥出去时,连马带人,一并斩杀。
而第一排的骑兵接连挥出三刀,立刻减缓马速,在马匹之间的交错中,第二排的骑兵接上。
然后依次往复。
从高空上俯瞰,整支军队犹同一条势不可挡的长河,往前推动。
而那些人马碎落的残肢断臂,就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