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难以分离,加上黄月英确实醉心工巧机械,诸葛亮也乐于偶尔放她出去散散心,做点她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诸葛亮始终很有分寸,每次放老婆散心,都不会超过三個月,正好舒缓平日里每日相对的疲惫和压力。
几天之后,诸葛亮便在侍从的护卫下,首先来到了汉安县。
王连提前北上数十里,迎接诸葛亮,并为他担任向导。
考虑到诸葛亮旅途劳顿,王连还想先去县衙、接风洗尘。
结果才走到半路,王连随口汇报之际,提到最新凿出来的大深度盐井就在城北。
以诸葛亮的勤政,便当即表示不忙回城歇着,直接转道去盐场视察。王连还想再劝,诸葛亮只说他事务繁忙,不想走回头路,王连只能立刻照办,一路上连忙详细介绍盐场的情况。
诸葛亮听他汇报清晰,有条有理,而且临时改变行程计划,也没有导致慌乱,看起来像是那种“工夫用在平时、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的,便又增添了几分欣赏。
很快,一行人便到了盐场。
诸葛亮在王连指引下,看到了一口立着高峻井架的新凿盐井,井口宽大,卤水水位虽然比较深,但是站在井边就能看见,下面还在汩汩地往外冒泡,显然不断有盐卤和天然气在翻涌上来,一看就是非常高产的优良盐井。
为了尽量搜集天然气,盐井的井口部位倒扣了一个漏斗状的大锅,顶部就连接着刷了漆和胶泥的竹管。
虽然漏洞大锅四周还是有缝隙能漏气,但基本上也能确保冒出的火气有八成以上都顺利搜集起来了。很显然,这口集气漏斗的造型打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天然气的比重远比空气轻,会自动上浮”的特性,估计也是黄月英的作品。
看到这一幕,诸葛亮也非常欣慰,妻子这些年学习大哥留下的“化学密卷”,用心程度一直不亚于自己,非常擅长利用各种气、液的比重不同,分离混合物质,这次搞盐井又露了一小手。
诸葛亮忍不住细问:“这口井,竟已深挖到三十丈以上?算算日子,你们全力施工,也才个把月吧?以如今的技术,后续能够保证挖到多深?”
王连连忙解说:“虽然全力征发民夫服役才二十日,但此井早在五月初刚开始试用打桩掘井机时,便作为试验井持续开挖了,至今已挖了近三个月。
初时每天甚至可以深挖一两丈,到了十几丈后,慢慢降到每日两三尺,二十余丈后,再减慢到每天一尺多。但相比于原先仅靠锹、铲的挖掘方式,新法已经快了至少十几倍!
使君构思之法,实在是神异惊人!我估计,用此法将来至少能挖到五六十丈,不过耗费的时间,应该也会在一年以上。这就要看再挖下去是否划算,毕竟如今这么深,出卤出气已经非常可观,持续喷涌上十年八年都是有可能的。”
王连一番解说,非常直观地解释清楚诸葛亮所用的新技术、对于产能究竟有多大的提升。
挖盐井这活儿,跟后世挖石油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具体来说,同样的地质结构,一口深峻的盐井的产出,可能轻易就超过了同样位置好多口浅层井。
如果打不穿深层岩壁,可能得到的就只是一些渗出来的地下水。一旦打穿了,把深层的地下卤河打得形成自喷井,都很正常。至于天然气的产量,就更是受井深的极大制约了。
一言以蔽之,擅长挖深井,就能得到远超于同时代的井盐和天然气产量,这绝对是十倍数量级以上的降维打击。
如此惊骇的进步空间,也难怪这些犍为郡本地的官员和工匠,对于诸葛亮引入新技法的贡献,会如此膜拜了。
看完盐井的挖掘和汲水现场,诸葛亮顺便又看了旁边的煮盐工场。
刚刚引出来的天然气,果然是按照黄月英此前的二次改良意见,在最终出气口前面加了一个皮橐,来验证出气管里的气压是否足够高。
点火之前,会先堵住出气口蓄力,看皮橐鼓涨到非常饱满时、确认不会回气回火,才会打开出气口。等气头稍稍排空,中段天然气相对纯净时,再开始点火。
当然,诸葛亮如今来视察时,这座煮盐工场已经处在稳定生产的状态,并不需要重新点火。
诸葛亮看到的,是一根根粗硬的筇竹输气管,尾部被每隔几步钻了一个孔洞、然后接出一根细铁管,铁管的末端还被打了很多小孔,小孔中都在冒出火焰,烧煮着上面架设的大铁锅。
煮盐的火力非常旺盛,而且长明不灭,还不用人工添柴加草,就全靠天然气解决,煮盐效率自然也非比寻常。
几个工匠不断往里加入浓盐卤,同时又把熬煮后锅底结晶析出的固体盐直接铲出来、沥干装袋。
视察完全部生产环节后,王连还非常有把握地对诸葛亮表决心、谈及展望。表示只要按照使君给的技术,给他数年时间,他完全有把握把蜀中井盐的产量扩大数倍!将来甚至是十倍、十几倍!
从此以后,蜀中食盐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做到“川盐济楚”,接济荆州西部一些交通不便、淮盐不易运入的郡县。
而黔中和南中之地,也能从蜀地井盐的爆发式增长中获益。
让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