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判断史书前后矛盾的基准。
就像袁熙面前的诸葛亮,虽然后世其智计过人,但这并不是其一出山就无敌天下的,相反,诸葛亮跟随流出的初期,在一段时间内受限于刘备实力,兼之经验不足,其实也是吃了不少亏的。
但诸葛亮这种聪明人的厉害之处,便是能在挫折中不断吸取教训,完善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
在和诸葛亮相处的这段日子虽短,但通过几件事情,袁熙便清楚感受到了和诸葛亮之间的差距,这里面的有些距离,是袁熙即使有后世的知识储备,也很难弥补的,单纯就是智商的差别。
袁熙前世成绩并不好,他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全国还未扩招,他又生在一个堪称高考难度极高的省份,所以他用尽了全身力气,也不过进了一所只能算是中游的大学,一个勉强不算冷门的系。
在进入班级后,他赫然发现这个每省只录取一人的班级,竟然有些人是报考最高两所学府失败调剂过来的。
在之后的日子里面,他感受到了智商被碾压的无奈,两个小时十道题,时间结束,他勉强写完八道交卷,然而已经有高人在一个小时前全做完交卷了。
高人考试从来只用一半时间,而且每科都能考到就九十分以上,袁熙的专业在本校以难度著称,很多科目很多人和他一样,成绩挣扎在及格线上下,相比高人,简直是丢人丢到了家。
然而这个高人最后却没有拿到保研名额,因为他的前面,还有好几个更厉害的人。
袁熙从那时候,就深切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以及无法缩短这种差距的悲哀,这种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是努力所能够弥补,所以后来他对于生活虽然保持着一份进取,但却多了一分顺其自然的无奈。
这种态度不是放弃,更是明白了人有时候必须要认清现实的淡然,有些差距,光凭努力是没有用的。
这种感觉,随着袁熙重生来到这个时代,其实早已经被袁熙忘记,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就是天选之子,一切的挫折失败都不会被自己原谅。
直到遇到了诸葛亮,袁熙方才回想起当年的初衷,他才再度意识到,自己其实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
普通人就应该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能力之外的事情,交给聪明人来做。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挖掘出诸葛亮这种人的潜力,让其尽快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人尽其用,自己只要安心做个称职的辅助就好。
以诸葛亮在后世的表现,如果今后能发挥出一半,袁熙就非常满意了,但袁熙觉得,以自己后世的眼界和知识储备,如果做好给诸葛亮等人拓宽眼界的工作,谁又能说,其不能比后世做的更好呢?
后世的诸葛亮,近乎是六边形战士,而如今的他虽初出茅庐,看到了袁熙的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内政军事风格和思想后,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眼下他和袁熙正在讨论的,便是如何擢选官员。
诸葛亮出身世家大族,但并不代表世家大族出身的,都是以家族和阶级利益为先,对于尚才尚德,崇尚严刑峻法,有道德洁癖的诸葛亮来说,选拔官员的思想,显然是和重才不重德的曹操格格不入的。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擢选官员的工作量便大了很多,袁熙对诸葛亮说了自己刚才的想法,最后道“我知道自己很多本事,是不如孔明的,所以我会安心给孔明打通难关。”
“但孔明也不是事无巨细都揽在手里,有些小事并不需要孔明这把牛刀,军师还是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
“不然军师要是累出病来,折了寿数,我可是痛心得很啊。”
诸葛亮微笑道“主公这话所得,好像我将来会累死一样。”
“我现在才刚二十冒头,主公是不是担心的太早了些?”
袁熙犹豫了一下,拍了拍诸葛亮肩膀,“孔明啊,你就当我是观星观的吧。”
“事在人为,有些事情的结果人力可能无法改变,有些却是可以动动手指,就能改变走向的。”
“我是真心希望孔明长命百岁,这不仅是我的愿望,也是天下人的愿望啊。”
诸葛亮不明所以,但从袁熙的话中,他却能感受到那带着些沉重,却又毫无道理的关心,这种情谊,本来只应存在于相识多年的老幼或者君臣之间才对。
他躬身道“只要主公信任,亮必克尽职守,死而后已。”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