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千古难题(2 / 3)

长,但这种数年轮替的官员,怎么比得上百年家族势力深厚?

所以另外一种角度来说,在华夏大一统的外表下,很多地方可谓是地主豪族控制的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虽然明面尊奉的是朝廷律例,但也仅此而已了。

这种积重难返的陈苛,在皇朝兴盛时倒还能维持作用,但在皇朝积弱的时候,变成了极为不安定的因素,尤其是朝代末期,皇权衰败的时候,对于下层的平民百姓来说,决定他们生死的不是皇帝,而是同一个村里的乡绅豪族。

问题回到了当初,文景之治为什么国库会那么充盈?

答案是,当时因为土地加速兼并,地主乡绅和贵族成了惠民政策的受益者,自然在上缴利税方面肯定非常的积极,不仅不会拖欠,甚至会想法设法多交,让朝廷延续这种政策,为此他们会变本加厉剥削农民百姓,收取更高的租税,来支持朝廷。

这便是文景之治,也是很多朝代国库充盈,下面却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被迫造反的的真相。

而之后被饱受诟病的汉武帝刘彻,反而是趁着对外用兵的机会,大改之前的国策,逐步分化贵族和豪绅的权利和土地,用中央集权将土地重新流转到了百姓的手中。

也因为如此,刘彻被出身地主阶级的史官抹黑了不少。

在袁熙心中,汉朝只有两个皇帝让他佩服。

一是刘邦,二是刘彻,这两人起码知道百姓要什么,其他人都差太远了。

他将这些观点写下来,拿给沮授郭嘉等人看时,众人无不目瞪口呆。

虽然他们都是博学之事,对于汉代的历史和记载都很熟悉,但还从来没有人这么赤裸裸地将这层温情脉脉的外皮撕得如此干净,露出里面血淋淋的骨肉来。

相较于浑不在乎的郭嘉,沮授涩声道:“使君.明公要做什么?”

这是沮授第一次从心里佩服袁熙的见识,也是重新开始认识袁熙这个人,他自然知道,袁熙不会无缘无故写这种东西,自然是准备做些什么事情!

袁熙微笑道:“还是先生明白。”

“幽州不像中原,没有那么多地主豪族,而且随着外族南下,很多大族也会逃去中原。”

“这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我想尝试着做些东西,看看能不能稍微改变这个天下,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来。”

相比于受限于时代的郭嘉沮授等人,站在前人肩膀上的袁熙,明白这样的土地政策走下去,最后都会进入一条死胡同。

不仅是汉代,唐宋元明的衰落,都和土地政策出现问题有关,而且这几千年来,无数比袁熙更加出类拔萃的聪明人的徒劳努力,宣告了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对此现象,后世有评论,“单干势必引起两极分化,两年都不要,一年多就处出现阶级分化,其中有些人还是贪污多占,讨小老婆,放高利贷买地,另一方面是贫困农民破产,这恰恰是我们的社会基础,我们的依靠。”

“包产到户,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一些粮食,时间长了,便会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就会重新起来,剥削劳动人民。”

历史的循环,便是如此,这是无可压抑的人性,本来想要所有人都吃上饭,就是一个压抑人性本能之恶的艰苦卓绝的伟大事业。

袁熙知道自己不能脱离于时代的生产力局限,去做出一些高高在上,飘在云端的不切实际的行为,他想要做的,便是给天下看到,起码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

沮授固然惊叹于袁熙的想法,但他还是很快提出了反对意见。

“明公的想法,便是直接控制乡亭,但没有当地大族的支持,怕是寸步难行啊。”

“毕竟大部分土地都在他们手上,相比十有七八的冀州,幽州也占到了十之五六啊。”

“既要他们的土地,又要他们为幽州出力,老夫实在想不出什么方法,防止他们吃里扒外。”

袁熙叹道:“先生说到点子上了。”

他也不由叹服沮授的敏锐,这个问题,宋朝表面的最为明显,受到的反噬也最为激烈。

宋朝尝试将士大夫从土地上剥离开来,于是以相当强硬的态度和政策限制了士大夫的土地数量,同时用俸禄来弥补。

想法是好的,但在士大夫看来,我既然土地都没了,何必还要为你大宋卖命啊?

女真辽国给的好处岂不是更多?

于是宋朝诞生了大量的投降派,士大夫通敌成了宋朝的主旋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看到了这个隐患,知道地主迟早会成为依附于皇权的寄生虫,于是一边大力打击地主管员,一边用诸王分封来控制土地。

但皇帝只有一个,地主却有千千万,甚至分封出的诸王最后也变成了最大的地主,所以朱元璋也失败了。

到了明末,反水的人不仅包括很多官员,还包括了晋商等势力,便是因为他们和政体的联系变弱,封建社会政体的根本是土地,剥夺了土地,便剥夺了认同感.

尤其是商人,商业越发达,和国家政体的联系便越脆弱,于是对政体的认同感也越薄弱,最终的道路,便是改换门庭。

历朝历代,商人有了钱便想取得地位,有门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