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 董昭曾经问过袁熙一个问题。
汉帝登基时,朝廷之上堪称大汉忠臣的是谁。
在董昭的心中,袁熙肯定要把袁绍放在第一位的。
虽然董卓进京事件中,袁绍表现出了很大的私心,但说到底,其还是站在汉室立场上考虑问题,所作所为,目标还是为了平复汉室之乱而已。
袁绍当时的目标,可能只是做个权臣,而非现在的一方诸侯。
只是奈何最后机关算尽,被人摘了桃子而已。
及至到了冀州,袁绍也是拥护刘虞这正宗的刘家宗室之后,只是在其被公孙瓒啥时候,才开始有了其他想法。
然而袁熙说出来的话,把董昭雷的不轻。
袁熙认为的彼时汉室忠臣,排名前三的竟然是。
董卓。
吕布。
曹操。
袁绍还得往后稍稍。
董昭当场目瞪口呆。
他不解道“董卓祸乱纲常,涂炭朝野,吕布家奴噬主,狼子野心,曹操阉宦之后,妄杀士族,何来忠臣之说?”
袁熙听了,悠悠道“可是他们三个做的事情,都是在帮汉帝啊。”
董昭猛然呆住,他回想起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发现袁熙说的,还真有那么点道理!
当初汉灵帝遗命,是让如今的皇帝刘协继位,却被何太后合谋何进,杀了将刘协养大的董太后,扶持刘辩继位。
同意袁绍对着何进一番忽悠操作,何进召董卓带兵进京,却在董卓进京之前被内宦杀死。
这下没人管得了董卓了,他进京后数日之内便废了刘辩,扶刘协继位,这难道不是暗合灵帝遗命?
至于之后董卓坐大,吕布又将其诛杀,不也一样奉的是汉帝之命?
曹操当日刺杀董卓,也是一样道理,曹操又不是傻子,没有上面的暗示,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做下这九死一生的事情来?
董昭越想越觉得袁熙的想法,极有可能是真相,冷汗涔涔而下。
袁熙最后对董昭道“汉帝看着好像身不由己,但能选中这三个人,眼光实在是很不简单。”
“我也很希望将来有机会见见他,还望先生助我。”
董昭魂不守舍地答应了。
袁熙心中一笑,虽然这个猜测很贴近事实,但毕竟也只是猜测而已,但会在董昭心中埋下了伴君如伴虎的种子,董昭如果想有条后路,必然会和袁熙报团取暖。
这就是袁熙的计划,尽可能让董昭在汉帝身边,为自己吹风。
当日董昭投靠曹操,建言迎立献帝,是因为他没有其他选择。
如果董昭选择另外一条路呢?
而且真如袁熙所料的话,汉帝能让董卓冒着被天下唾弃的风险,杀掉提拔自己形同恩师的袁隗,绝非表面上那样任人摆布。
皇帝在坐上龙椅那一刻,便拥有了权力,尤其是汉朝,许多大臣身在曹营心在汉,导致想要自立的诸侯被反噬。
自古以来成功的权臣,也只有伊尹霍光寥寥数人而已。
当然袁熙的想法,董昭却不知道,他看着眼前昔日老师的女儿,感慨万千。
当代大儒蔡邕之女,蔡昭姬,如今却化名为吴昭。
十年过去,物是人非,但董昭作为蔡邕的门徒,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自然是要保其女周全。
董昭对蔡昭姬叹道“女郎受苦了,先生若是在世……”
吴昭轻叹一声“我如今能保住性命,便已满足,先生请勿担心。”
董昭犹豫再三,最后说道“若是其他人,老夫还担心三分,但袁熙公子非常人也,女郎在其庇护下,当不会有事。”
“其做事虽有些不择手段,但却有胸怀天下之志。”
“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在这乱世之中,护得手下的人周全。”
吴昭见董昭说得郑重,心道董昭竟然对其评价如此之高?
最后吴昭董昭两人心照不宣地分别,谁也没提蔡邕的事情。
蔡邕虽然是当世大儒,但因为在董卓手下做官,后被王允所杀,朝廷至今没给个说法,所以吴昭的身份,确实不适合暴露。
董昭甚至怀疑,蔡邕之死,很可能是因为其名望太高,王允也不一定是主谋。
董昭此去长安,需要经过并州河内司隶,沿途都是盗匪,也没有把握护得吴昭安全,还不如让其跟着袁熙。
至于吴昭会不会被要求侍寝什么的,董昭闪过这个念头时,真觉得自己想多了。
且不说吴昭现在自毁容貌,那一同来的数百女子中也不乏漂亮的,也没见袁熙将其纳入府中。
也许那袁熙公子,对女色不太感兴趣?
不过董昭确是想错了,袁熙当然对女色感兴趣。
他其实是个很能装的人,和士兵一起吃饭,生活简朴,不近女色,大部分都是为了养名望之需要。
而且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粮食。
饱暖思淫欲,吃都吃不饱,哪来心情去睡女人?
如今对他诱惑最大的,是城外数千亩亟待收割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