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清官和能臣(2 / 2)

手,转身回班。

朱棣的目光依次在大理寺、翰林院、都查院等人脸上扫过,最后裹了裹大氅,“谁先说?”

锦衣卫千户率先开口:“启禀皇上,臣也有收获。”

“说。”

……

大半时辰后。

吏部侍郎,翰林学士,都察院右都御史……十余名官员,先后跪在御前。

一个小小的贼寇走私案,一下子牵连这么多官员,可见一斑。

朱棣没有处置,只是把他们晾在雪地里,转而开始年度总结。

~

接下来的流程和往年一样,群臣向皇帝拜年,皇帝给群臣发红包,一团和气。

只不过,御前十多人长跪不起,喜气中带着些不伦不类。

李青等了这么久,只领二十两的红包,直呼血亏,拿了钱就想走,却被朱瞻基叫住了。

“青伯,皇爷爷让你先去御书房。”朱瞻基低声道。

“好吧。”

——

御书房。

朱瞻基挥退小太监,问,“青伯,你说皇爷爷这次会如何处置那些官员?”

“不知道,看他心情。”李青端起茶杯,吹了吹漂浮在上面的茶叶,抿了一口,“味儿真不赖,回头送我二斤。”

“这个好说。”朱瞻基爽快答应,“你先分析分析眼下情况呗。”

“这个有什么好分析的?”李青轻轻吹着气,欣赏茶叶在杯中旋转,“杀了就杀了,不杀也不为错。”

“啥意思?”

“字面意思。”

“……”朱瞻基无奈道,“那你觉得皇爷爷会不会杀?”

李青反问:“那你觉得你皇爷爷为何让我来这儿?”

朱瞻基怔了一下,“你的意思是……皇爷爷不准备杀?”

李青诧异反问:“你似乎不想他们死啊。”

“嗯,的确不想。”

“为啥?”

“因为他们都是我爹的支持者,且关于走私这件事儿,除了杨荣责任大些,其他人并不没有直接触犯律法。”朱瞻基道,“他们或许间接获利,但至少遵从规则,而且这些人有挺有能力的,杀了确实可惜。”

顿了顿,“就算是杨荣,也是被动触犯律法,被堂侄拉大旗作虎皮,当然,真实情况应该是杨荣装聋作哑,抱着不作为的心态,乱中取利;

但…人无完人,当官的哪有不贪的?

念在他们还知道遮掩,以及,没有明目张胆地触犯律法,实在罪不至死。”

朱瞻基认真道,“贪官是杀不绝的,太祖杀了那么多,贪腐者仍是前赴后继,已经说明一切。”

李青放下茶杯,问道:“那你的秉政理念是什么?”

“用能臣,而不用清官。”朱瞻基道:“在我看来,有能力者,私德亏损些也没什么,依旧可用!

要是没能力的人,即便两袖清风,不取分毫,也一样不可用!”

顿了顿,“当然了,吏治清明必须要做,但不能简单粗暴的杀。”

朱瞻基压低声音道:“太祖一朝杀了数万官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吏治清明了许多,却也造成了政务懈怠,

官员青黄不接,国家如何昌盛,当然,我也不是说太祖不好。”

李青笑了笑:“明白,其实太祖施政也有偏颇之处,人无完人嘛。”

“太祖也是你说的?”朱瞻基上纲上线,“这话也就跟我说了,要是爷爷听到,不打你廷杖不算完。”

李青白眼翻上了天,抿茶不语。

一刻钟后,朱棣走了进来。

二人起身,“臣(孙儿)参见……”

“免了。”朱棣走到正座坐下,“都坐吧。”

朱瞻基笑嘻嘻道:“爷爷,我去给您沏杯茶暖暖身子。”

——好圣孙在皇帝身边的时候,小黄门都很轻松。

朱棣就吃这一套,但仅限于大孙子。

“李青,你这身子骨还行吗?”

“还……不太行了。”李青指了指黄花梨木的镶金拐杖,“都用拐了。”

“你用拐和李景隆冬天拿扇子一个样,都是为了骚包。”朱棣黑着脸,“朕有件事要你办,你去才能代表朕的态度,让那些世家大族知道轻重。”

“去江南剿寇?”

朱棣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行啊,脑瓜子依旧好使,看来你小子且活呢。”

“皇上,那些人……?”

“进大牢了。”朱棣接过大孙递上的热茶,道,“先关着吧,这些人都算得上能臣干吏,杀了的确可惜,他们是铁杆太子党,等朕死了,高炽登基还能卖波人情,

同时,也做到了敲打。”

朱棣的确嫌弃好大儿,但终究是自己儿子,哪能不为其考虑。

“皇爷爷千秋万世,永垂不朽。”朱瞻基一脸深情。

二人不约而同地扭头瞥了他一眼,不约而同地收回目光,都没搭理这孙子。

“为了大明,为了皇上,为了天下百姓……臣愿意去江南。”李青有些为难,“但……”

朱棣沉着脸:“放心,有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