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断方面舒瓦洛夫没啥好诟病的,他知道不能又一丝一毫的犹豫和妥协,否则就当前这个形势,只要他气势上软了分毫,后面的事情就会很麻烦。
实际也和他估计得差不多,他的强硬给了基辅的保守派份子以及给了米哈伊尔大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他那几乎不讲道理的命令,这些人犹豫了。
对基辅的保守派份子来说,他们或多或少还记得乌瓦罗夫的命令,知道舒瓦洛夫才是乌瓦罗夫钦定的负责主持局面的人选。至于什么彼得.巴莱克,什么米哈伊尔大公,那都是舒瓦洛夫的临时替代品。
不客气地说这两个替代品极其不合格,尤其是彼得.巴莱克简直是一团糟,根本就没有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至于米哈伊尔大公,虽然他其实并没有起到过领头羊的作用,也没有主持过大局。只能说是特殊情况下基辅保守派势力临时找到的心理安慰剂。
但他这个安慰剂的真心也就是有点心理安慰作用了,眼睁睁地看着彼得.巴莱克被搞垮却暗自欣喜,后面还试图对不太买账的舒瓦洛夫一系人马进行打击,说不好听点这也是个窝里横的小能手。
反正这两人正面效应几乎没有,满满的都是负面作用。如果基辅的保守派份子有得选的话,肯定不会主动选择他们站出来主事的。
相对这两人而言,舒瓦洛夫其实还是靠谱得多,可能他多多少少也有些问题,比如自私自利什么的,但能力和水平比这两人强出了一大头,让人放心得多。
可惜的是天意弄人,舒瓦洛夫的运气太背,一开始就被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吃得死死的,硬生生地措施了挽回局势的最佳时机,等他被放出来的时候,局面其实已经不可挽回了。
就算他能力再强,在这种情况下其实除了内卷之外也做不了什么。而且不少保守派份子已经看出来了,不管谁上来折腾都没用,这一局只能老实认栽。
所以这些人觉得与其内讧一波,还不如平稳过渡,很混过这段时间算了。米哈伊尔大公虽然能力水平有限,但当个过渡阶段领导人还是够格的。与其瞎折腾损耗实力,不如跟着他安稳过渡算了。
在这种思想作用下,这批比较明智的保守派自然就对舒瓦洛夫一出来就搞事情的做法有意见了。自然也就犹豫了!
应该说他们犹豫是情有可原,而米哈伊尔大公也跟着犹豫就是莫名其妙了。
这孩子还是太天真太幼稚,根本没有挨过社会的毒打,你怎么能被舒瓦洛夫给吓住呢?既然你想在基辅有所作为,想要在基辅争权夺利,那自然就得跟舒瓦洛夫打擂台喽。
人家这边还没有出拳,仅仅是上台人五人六地吆喝了两声就给你唬住了,你这心理素质也忒那啥了点吧!
其实也好理解,米哈伊尔大公毕竟没有经历过这种争权夺利的斗争,想法幼稚一点也合理。毕竟生在皇室的他哪里知道在社会上每往上爬一步都要面临超强的竞争。只要你软一点点就会有无数双脚踩在你的头上将你当成垫脚石。
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他还以为会有一团和气会有谦虚有爱,谁想到舒瓦洛夫刚刚上台就露出了狰狞的獠牙,自然是给他吓坏了。
更何况这小子其实心里头也没有真正的全盘规划,到基辅来究竟做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他其实并没有谱,这一步步走过来基本上算是走一步看一步,看见什么东西能够拿的到就伸手摘一把,摘到了自然是暗自高兴,摘不到他也不见得有多么失望。
这种可有可无的心态就影响了他的发挥,之前舒瓦洛夫不在,彼得.巴莱克又垮台了,他这么做事自然是无所谓,反正保守派只能摆烂了,他这边怎么样都无所谓。
可舒瓦洛夫一回来就说不要摆烂,要继续战斗,那米哈伊尔大公就没办法适应了,一方面他确实没目标不知道要将跟他的人带到何方去,另一方面舒瓦洛夫的强势又让他想起了刚抵达基辅时的目标,那时候他只能做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捣蛋鬼,能帮帮舒瓦洛夫,能让亚历山大皇储看到他在努力地帮忙做事就很高兴了。
自然地,先是被舒瓦洛夫的高调子吓了一跳,另一方面又想起了最初的目的,他自然就在心里打鼓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说的就是米哈伊尔大公,好在呢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身边一斤团结起了一批基辅比较胆小的保守派以及还有费奥多尔这样忠实的朋友和参谋。
当费奥多尔听到米哈伊尔大公范犹豫打退堂鼓准备见好就收的时候,他严厉地制止了米哈伊尔大公:“您这么做不是顾全大局,而是胆小怕事!”
这一句话就鞭辟入里,直指米哈伊尔大公怂胞的真相,然后他继续说道:“如果您这时候选择退让,那就意味着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只会让之前选择相信您的那些人失望!他们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您身上,您就是这么回馈他们的信任的吗?”
米哈伊尔大公被训得有点发懵,因为他觉得之前费奥多尔一直都是劝他谨慎行事不要过多地掺和基辅的事情,按理说自己这时候选择退让对方应该表示赞赏才对,怎么反而给他臭骂一顿呢?
“此一时彼一时也!”费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