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又想伊戈列维奇最终放弃了向基辅方向逃跑的打算,实在是布特宁给他的压力太大,他一点儿把握都没有能通过对方的地盘。一旦布特宁要阴他,到时候后有追兵前有恶狼绝对是死路一条! 思考再三他决定先去科诺托普投奔那边的起义军领袖奥尔科林。 当然啦他并不是真的想要投奔奥尔科林,而是准备从奥尔科林那里借道。 只不过奥尔科林肯定不会直接放他过去,毕竟人家现在是俄军的重点打击目标,估计这会儿正焦头烂额地集中力量加强防御准备抵御俄军的攻击。 这会儿他要是去借道人家肯定不答应,所以只能假装去投奔,旗号就是一起抵御俄军的攻击。 想必奥尔科林也不会拒绝送上门的友军,毕竟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不是。 按照伊戈列维奇的小九九,投奔奥尔科林后他将设法从罗姆内和斯列布诺耶方向向南逃窜。 那么一切都会如何所料的那么顺利吗? 应该说他的计划第一阶段还是比较顺利的,很快奥尔科林就同意了他投奔的请求,那是特别的欢迎,大有一副同生死共患难的架势。 当然啦伊戈列维奇肯定不会当真,他才不会跟奥尔科林同生死共患难呢! 所以他立刻加紧了撤退计划,按照他的命令,涅任城内一切拿不走的东西统统毁掉。一时间这座本来就遭受了惨重伤害的城市是伤上加伤,那叫惨不忍睹。 这个消息立刻就引起了德米特里的注意,说实话啊,他从切尔尼希夫南下后走得并不快,毕竟他的主要目的是声东击西,对涅任他并没有什么想法,只不过是虚晃一枪。 这一路上就是吹吹打打大壮声势,其实每天走不了几里地,那速度跟龟爬没什么两样。 可谁想到做戏太真实也会出状况,他真的只是做个样子,谁能想到伊戈列维奇就这么胆小呢? 尼玛,老子还没到你家门口你就准备撒丫子跑路了,你胆子还能更小一点吗? 于是乎德米特里就陷入了纠结之中,按照原本的计划,他的主力部队并不会真的前往涅任,一旦时机成熟他的哥萨克骑兵就会突袭科泽列茨,然后他的主力立刻转向直奔科泽列茨争取配合骑兵部队拿下这座城市。 可现在伊戈列维奇准备跑路了,在那里大肆破坏和劫掠,大有一把火将涅任烧成白地的意思。 涅任这座古城还是比较重要的,至少德米特里不想收回一个一片废墟的涅任。 这时候摆在他面前有两种选择,要么按照原计划行动不管涅任老百姓的死活。要么就得分兵去抢占涅任驱逐伊戈列维奇。 从感情上说德米特里倾向于后者,但从实际作战经验出发他觉得坚持原计划更加稳妥。 “你说这是什么事,这些该死的叛匪总是不按常理出牌,他们就不能有一点点坚持吗?” 对于德米特里的吐糟李骁很是无语,起义军如果按常理出牌早就被乌克兰本地俄军歼灭十次八次了,哪里还有后面这些破事? 想要以弱胜强想要在夹缝和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壮大那不按常理出牌就是必备的素质。 乌克兰的叛乱之所以这么严重,起义军灵活多变的战术战法绝对是关键因素之一。 这里就又不得不提这个年代欧洲各国的正规军的通病,那就是教条主义严重,几乎又回到了拿破仑时代之前那种一板一眼机械死板照本宣科的作战方式。 看克里米亚战争中各国的表现那就一目了然。俄军就不说了,本来军官素质就差,此外兵源素质更差,导致大部分将领都不算合格,能把人海战术用得像模像样的将领都不多。 俄军差其实英法联军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空有更先进的装备,但指挥官一个个都是榆木脑袋,压根就没有一丁点战争想象力,除了蛮干就是硬拼,蠢得跟猪一样。 这也就导致这场所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成色实在不咋地,简直就是菜鸡互啄。 德米特里可能在俄军当中算是比较优秀了,但你要说他是名将之花那也是扯淡。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矮子里拔高个,只能算过得去。 自然地他打仗也有这个时代将领的通病——不知变通机械死板。 战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哪里能死板的照着计划按部就班? 就比如当前的情况李骁就觉得非常好,伊戈列维奇的举动充分说明了他们声东击西计划做得非常成功,否则能给这厮吓成这样? 既然他要跑那就去追呗,还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收复涅任,这种便宜为什么不占? “你的意思是分兵占领涅任,这是按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