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打了一辈子仗(1 / 2)

看着刘彻那错愕的样子,赵匡胤苦笑,“就跟武帝你的霍去病一样,天生的军事怪胎,率领大军扫平了其余所有的起义军,奠定了大唐初期的江山版图!”

“后来因为太过耀眼,只能专门给他设立一个‘天策上/将’的称号用来表彰他的功绩。”

刘彻再看李世民的时候,眼神已经完全不同了。

虽然知道光幕对李世民的夸赞很高。

但他也没想到,李世民这么逆天。

才二十一岁就被封王了。

这可是霍去病都没做到的事情。

“嘿嘿,些许功劳,不足挂齿。”

李世民非常开心的笑道,一副谦虚的样子。

【击败东/突厥之后,派兵多次征讨不平,大力经营西域】

【贞观八年,吐谷浑寇边,太宗下令出击。次年,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

【贞观十三年,兵伐高昌。次年,高昌投降大唐,太宗在高昌首府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于是皆到长安朝贡】

【贞观十九年,出兵对战漠北新霸主薛延陀国。次年,‘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国灭亡。】

【贞观二十年,太宗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

【就此,建立了一个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巨大帝国疆域】

“李世民,你的大唐打仗为什么看起来就很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这些国家没这么弱小吧。”

刘彻开口,有些不真实的说。

作为一个同样征服了很多其他部族的帝王。

他清楚的知晓,中原周边的那些部族之中,还是有一些很强大的国家的。

可李世民…

愣是在二十年的时间里,把周边小国都揍了一遍!

这些倒还正常…

给他二十年时间,他也能做到。

可关键是…

“为什么你频繁征战,国家却没有陷入财政危机之中?不是说穷兵黩武会让社会动荡吗?”

“为什么你的大唐越打还越繁荣,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也不曾民力凋敝?”

“甚至还出现了贞观治世!”

这才是刘彻懵逼的地方。

同样都是连年征战,为什么他的后果就是下罪己诏,天下大乱。

而李世民倒好,国富民强,兵强马壮,万国来朝!

“大概是因为西域的商人真的很会做生意?”

李世民不确定的说,他也有些心虚道:“我现在才贞观八年,我才刚刚击败东/突厥,吐谷浑,经营西域。”

“后面的那些战争我也还没经历,我也没办法给你答案!”

他毕竟没办法穿越…

他怎么会知道他后面会这么凶猛!

不过…

看到他后面的大唐军队那么狠,他还是很开心的。

这让他有种找到了当初年少时征战沙场的感觉。

【贞观十九年至二十二年,太宗征高句丽,虽未完全取得胜利,却也深深重创了高句丽,缴获了大量的物品,为高宗征平高句丽打下坚实基础】

“嗯?!”

看到这个结果,李世民眉头不由得一蹙,他居然也没打赢高句丽?

“这高句丽还真有两把刷子,难怪我当初询问仙家时,会从他那里得到只是缴获大量物资,虽然胜利了,却没完全灭亡高句丽。”

李世民当初与一众帝王显示疆域的时候,从仙家苏阳那里得到了自己极盛时期的疆域图。

那个时候他就好奇,为什么高句丽没完全在里面。

敢情…

他在位期间,没能灭亡高句丽啊!

“有点意思!”

李世民可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

相反…

高句丽的坚挺,大大激起了他的兴趣。

同样!

高句丽的坚挺也引起了刘彻乃至始皇帝的注意。

所向披靡的大唐军队,居然用了三年时间,都未曾拿下高句丽。

这个高句丽还真有点过人之处。

“未曾攻下高句丽,倒不是因为大唐军队战力不行…”

赵匡胤这时候又跑出来解释道:“是因为高句丽位置好,距离大唐挺远,导致唐军后勤补给压力大。”

“而且那里很冷,干旱,不适宜长期战争,所以,即便唐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损失,只能适时撤退。”

赵匡胤咂咂嘴,神色之中颇有些羡慕。

他的大宋,莫要说攻打高句丽,就连幽云十六州都不在手中,也只能看看大唐的繁华,过过眼瘾。

“是这样么,倒也合理…”

听的赵匡胤这话,一众帝王这才释然。

也对…

一个高句丽再强,也不可能比大唐还强。

【贞观初年,诏令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书籍,建“弘文馆”以储图籍,并任命官吏管理】

【另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藏书,藏书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史称“群书大备”】

【但晚年,因为大造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