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皇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呐!”
“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肯定会失去一些东西!”
诸位帝王如此感慨着,但康熙这个时候又开口了。
“但后世的大明帝王,发明了一个更能加强皇权,又能减轻帝王劳累的制度——内阁制!”
康熙笑眯眯道:“启用若干大臣入内阁帮助处理政务,并在纸上给出决策意见,称之为‘票拟’。”
“借由司礼监太监之手呈送给帝王!”
“帝王觉得可以便在奏折上披上一道‘红勾’,称之为‘披红’!”
“内阁与司礼监互相合作才能达成决断的过程,最终决策权在帝王手中。”
“内阁与司礼监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保证皇权独尊!”
“在宰相被废除之后,内阁辅臣成为名义上的‘宰相’,力压六部官员!”
原本还不怎么在意的朱元璋听完之后…
眼睛直接亮了,这个主意真不错啊,既不存在宰相,却又拥有了宰相的职权。
“而且,应该也很难存在太监干政,凌驾皇权之上的现象!”
“妙,太妙了!”
朱元璋猛拍大腿,开心不已。
真当他想当一个勤政的帝王吗?
他那也是没办法啊!
没有宰相帮忙,他只能直接对接六部。
可不就忙碌起来了么!
“内阁,司礼监…”
李世民,赵匡胤两人也都同时对视一眼,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意动之色。
开玩笑…
这个办法真的很不错,怎么可以错过呢!
即便不可以照抄,改良一下还是阔以的。
尤其是唐玄宗之后的帝王…
他们苦受太监干政凌驾皇权之上的困扰。
内阁制的出现…
一下子给予了他们非常大的启发。
他们当然看得出来,司礼监这个玩意的存在有多妙。
司礼监太监只有送呈的资格,不管军,政,财任何一项权力,
除了依附皇帝之外毫无权柄!
是生是死,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但司礼监的存在,又能有效制约内阁的大臣,防止他们架空皇帝。
这样…
皇帝哪怕身居深宫之中,只要掌控了一个情报机构,就可以不出门而知晓天下事情。
太妙了!
这个制度实在太完美了!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试一试了。
朱元璋更加是如此!
他已经有一种想要实行的冲动了。
司礼监设立三个人,分别给予一定的权力。
一个负责起草他的意见,或者在他的授意下做出论断。
一个负责在决断草案上面盖上皇帝大印,给予决策的能力。
一个负责将决断好的草案,送达内阁,让他们负责送给六部执行。
互相监督!
然后三个人合一,执行皇帝的命令才能达成完整的决策,执行过程。
嗯…
完美!
这就相当于把宰相的职权给分割了出来,由皇帝授予太监,可以随时收回,因为他们只是代行皇权。
而且…
三个人互相监督,还能保证皇权的独尊,以及以免被架空。
因为权力是皇帝赋予的,所以即便掌控如此大权力,皇帝一句话就能收回来。
“后世子孙真是太聪明了!”
朱元璋越想越开心,“三个太监都必须不能插手六部,以及内阁的事物,他们就只是帝王的助手,随便可以更换…”
“这样一来,内阁与司礼监的存在,就把原本宰相的权力,全部抓在皇帝手里,可以随便操纵。”
“而不至于宰相可以依据百官之首的地位顶撞帝王,甚至威胁架空帝王!”
朱元璋似乎已经看到,一众臣子再次拍他马屁的场景了。
想到这里…
他就不由得笑出了声来。
有了这个权力,这就是任何废物皇帝,也能牢牢的掌控皇权,不会被百官架空。
朱元璋可以想到的事情,其他帝王没理由想不到。
尤其是大唐后期的那些帝王。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实行这两个制度了。
这样一来…
他们就可以拜托太监的束缚,做一个真正的皇帝了。
【军事上,洪武帝废除独掌军事的大都督府,拆分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为制约】
【兵部可颁发命令调动军队,但不能统率军队。而都督府负责训练与统率军队,但无权调动军队,兵权独掌皇帝之手】
【并设立卫所制度,兵农结合,固定戌守地方,保证边境战斗力,并减少财政支出】
“有那么一点我大宋的军事制度的感觉!”
看到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职责,赵光义难得的开口道。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皇权,减少将领的统兵能力。
这样就能避免将领造反,稳固皇权。
“嘿嘿,而且我这个制度比你们大宋要先进,不会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问题!”